1、高山流水
讀音: gāo shān?liúshuǐ
解釋:比喻知己或知音。也比喻樂曲高妙。
出處:《列子·湯問》:“伯牙鼓琴,誌在登高山,鐘子期曰:‘善哉,峨峨兮若泰山。’誌在流水,曰:‘善哉,洋洋兮若江河。’”
例句:金壚焚寶煙,瑤琴鳴素弦,無非是高山流水調,和那堆風積雪篇。 元·石子章《竹塢聽琴》第壹折
2、山高水長
讀音:shān gāo shuǐ cháng
解釋:像山壹樣高聳,如水壹般長流。 原比喻人的風範或聲譽像高山壹樣永遠存在。後比喻恩德深厚。
出處:唐·劉禹錫《望賦》:“龍門不見兮,雲霧蒼蒼。喬木何許兮,山高水長。”
例句:雲山蒼蒼,江水泱泱。先生之風,山高水長。宋·範仲淹《嚴先生祠堂記》
3、秋高氣爽
讀音:?qiū gāo qì shuǎng
解釋:形容秋季晴空萬裏,天氣清爽。
出處:唐·杜甫《崔氏東山草堂》詩:“愛汝玉山草堂靜,高秋爽氣相鮮新。”
例句:方擬秋高氣爽,遣將西征。 清·梁晉竹《兩般秋雨盦隨筆·史閣部書》
4、水漲船高
讀音:?shuǐ zhǎng chuán gāo
解釋:水位升高,船身也隨之浮起。比喻事物隨著它所憑借的基礎的提高而增長提高。
出處:宋·釋道原《景德傳燈錄》:“水長船高,泥多佛大。”
例句:幾回事情壹來,他曉得人家有仰仗他的地方,頓時水漲船高,架子亦就慢慢的大了起來。 清·李寶嘉《官場現形記》第五十九回
5、趾高氣揚
讀音:?zhǐ gāo qì yáng
解釋:趾高:走路時腳擡得很高;氣揚:意氣揚揚。走路時腳擡得很高,神氣十足。形容驕傲自滿,得意忘形的樣子。
出處:《左傳·桓公十三年》:“舉趾高,心不固矣。”《史記·管晏列傳》:“意氣揚揚,甚自得也。”
例句:但是那種趾高氣揚的神情總嫌有些不夠大方罷。 聞壹多《復古的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