帶履的成語有:如履如臨、劍及履及、履穿踵決、步雪履穿、履險若夷、遺簪墮履、履舄交錯 履險如夷、冠上履下、杖履相從、鄭人實履、足不履影、履信思順、章甫薦履、履盈蹈滿、登高履危、履霜知冰、西裝革履、如履平地、登鋒履刃。
履(拼音:lǚ)為漢語壹級通用規範漢字(常用字)。此字始見於商代甲骨文,其本義壹般認為是踩踏,大約到戰國末期引申為名詞鞋子。大約到了唐代,“履”在表“鞋子”義的常用詞地位被“鞋”取代。履由踩踏又引申為經歷、做、實踐,又引申表示居處。
“履”的基本義是穿鞋行走、踐踏的意思。裘錫圭先生在《西周銅器銘文中的“履”》壹文中指出,西周金文中在轉讓土地的占有權或使用權時,通常要踏勘壹次四界,實地把土地的範圍正式確定下來,這種踏勘地界的行為叫做“履”。從踏勘地界的行為的角度出發,“履”就有走過、踩踏的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