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乾夕惕 乾:乾乾,即自強不息;惕:小心謹慎。形容壹天到晚勤奮謹慎,沒有壹點疏忽懈怠。
出處:《周易·乾》:“君子終日乾乾,夕惕若厲,無咎。”
得失在人 指人生的勝利失敗就取決與本人的努力與否。強調人的主觀能動性。
將勤補拙 以勤奮彌補笨拙。
出處:唐·白居易《自到郡齋題二十四韻》:“救煩無若靜,補拙莫如勤。”
開花結果 原指經播種耕耘後有了收獲。現比喻工作有進展,並取得了成果。
出處:宋·釋普濟《五燈會元》卷五十:“開花結果自馨香。”
駑馬十駕 原意是駿馬壹天的路程,駑馬雖慢,但努力不懈,走十天也可以到達。比喻智力低的人只要刻苦學習,也能追上資質高的人。
出處:《荀子·勸學》:“騏驥壹躍,不能十步;駑馬十駕,功在不舍。”
日乾夕惕 形容自早至晚勤奮謹慎,不敢懈怠。乾乾,自強不息貌;惕,小心謹慎。
出處:語出《易·乾》:“君子終日乾乾,夕惕若厲,無咎。”
事在人為 指事情要靠人去做的。在壹定的條件下,事情能否做成要看人的主觀努力如何。
出處:明·馮夢龍《東周列國誌》第六十九回:“事在人為耳,彼朽骨者何知。”
自強不息 自強:自己努力向上;息:停止。自覺地努力向上,永不松懈。
出處:《周易·乾》:“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
求人不如求己 仰求別人,不如自己努力。
出處:《論語·衛靈公》:“君子求諸己,小人求諸人。”《文子·上德》:“怨人不如自怨,求諸人不如求之己。”
壹分耕耘,壹分收獲 付出壹份勞力就得壹分收益。
天下無難事,只怕有心人 指只要有誌向,有毅力,沒有什麽辦不到的事情。
2. 自強不息的成語解釋自強不息 zì qiáng bù xī:
字面意思:強大自己必須要通過堅持不懈的努力;
深層次的意思:壹個人的處境即使再糟糕,但是通過持之以恒的努力和付出,可以成就壹個強大的自己,若想強大自己,必須堅持,不放棄努力。
出處:
1. 來源於《周易》的兩句話:壹句是“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乾卦);壹句是“地勢坤,君子以厚德載物”(坤卦)。
2. “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地勢坤,君子以厚德載物”兩句意謂:天(即自然)的運動剛強勁健,相應於此,君子處世,應像天壹樣,自我力求進步,剛毅堅卓,發憤圖強,永不停息;大地的氣勢厚實和順,君子應增厚美德,容載萬物。譯為:君子應該像天宇壹樣運行不息,即使顛沛流離,也不屈不撓;如果妳是君子,接物度量要像大地壹樣,沒有任何東西不能承載。
自強不息名言如下:
1. 天行健,君子自強不息。——《周易·乾·象》
2. 勝人者有力自勝者強。——《老子》第三十三章
3. 怨天尤人——《論語·憲問》
4. 天將降大任於是人也,必先苦其心誌,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行拂亂其所為 ,所以動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孟子·告子下》
5. 生於憂患而死於安樂——《孟子·告子下》
6. 吾將上下而求索——屈原《離騷》
3. 關於自強不息的成語關於自強不息的成語有:廢寢忘食、懸梁刺股、發奮圖強、聞雞起舞、焚膏繼晷
壹、廢寢忘食 [ fèi qǐn wàng shí ]
解釋:廢:停止。顧不得睡覺,忘記了吃飯。形容專心努力。
出自:《列子·開瑞篇》:“杞國有人憂天地崩墜,身亡所寄,廢寢食者。”
譯文:杞國有個人擔心天地會崩塌,死亡所寄,不吃不睡的
語法:聯合式;作謂語、定語、狀語;含褒義,形容人刻苦努力
二、懸梁刺股 [ xuán liáng cì gǔ ]
解釋:形容刻苦學習。
出自:西漢·劉向《戰國策·秦策壹》:“(蘇秦)讀書欲睡,引錐自刺其股,血流至足。”
譯文:(蘇秦)讀書想睡覺,用錐子刺自己的大腿,鮮血流到腳。
三、發奮圖強 [ fā fèn tú qiáng ]
解釋:下定決心,努力追求進步。
出自:《人民日報》1959.9.3:“發奮圖強、自力更生,對於落後隊貧困落後的面貌的改變,當然起著極其重要的作用。”
語法:連動式;作謂語、定語;含褒義
四、聞雞起舞 [ wén jī qǐ wǔ ]
解釋:聽到雞叫就起來舞劍。後比喻有誌報國的人及時奮起。
出自:《晉書·祖逖傳》:“中夜聞荒雞鳴,蹴琨覺,曰:‘此非惡聲也。’因起舞。”
譯文:半夜聽到荒雞叫,踢醒劉琨,說:‘這不是令人厭惡的聲音了。’於是起舞。
語法:連動式;作謂語;含褒義
五、焚膏繼晷 [ fén gāo jì guǐ ]
解釋:膏:油脂,指燈燭;繼:繼續,接替;晷:日光。點上油燈,接續日光。形容勤奮地工作或讀書。
出自:唐·韓愈《進學解》:“焚膏油以繼晷,恒兀兀以窮年。”
譯文:點上燈燭夜以繼日,恒兀過完年。
語法:連動式;作謂語、狀語、分句;含褒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