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八字成語 - 帶有雨字旁的有什麽成語有哪些成語?

帶有雨字旁的有什麽成語有哪些成語?

壹、大雨傾盆:

1、拼音:[ dà yǔ qīng pén ]

2、基本解釋:

雨大得像盆裏的水直往下倒。形容雨大勢急。

3、詳細解釋:

(1)解釋:雨大得象盆裏的水直往下倒。形容雨大勢急。

(2)出自:唐·杜甫《白帝》詩:“白帝城中雲出門,白帝城下雨翻盆。”

4、近反義詞:

(1)近義詞:狂風暴雨 傾盆大雨 瓢潑大雨 大雨如註

(2)反義詞:和風細雨 牛毛細雨 

二、血雨腥風:

1、拼音:[ xuè yǔ xīng fēng ]

2、基本解釋

風裏夾著腥味,雨點帶著鮮血。形容瘋狂殺戮的兇險氣氛或環境。

3、詳細解釋:

(1)解釋:風裏夾著腥味,雨點帶著鮮血。形容瘋狂殺戮的兇險氣氛或環境。

(2)出自:明·施耐庵《水滸傳》第二十三回:“腥風血雨滿松林,散亂毛發墜山奄。”

(3)示例:投身革命即為家,~應有涯。取義成仁今日事,人間遍種自由花。 ◎陳毅《梅嶺三章》詩

(4)語法:聯合式;作謂語、賓語;含貶義

4、近反義詞:

(1)近義詞:腥風血雨 血流漂杵

(2)反義詞:天下太平 

三、風雨交加:

1、拼音:[ fēng yǔ jiāo jiā ]

2、基本解釋:

又是刮風,又是下雨。比喻幾種災難同時襲來。

3、詳細解釋:

(1)解釋:又是刮風,又是下雨。比喻幾種災難同時襲來。

(2)出自:清·梁章鉅《浪跡叢談·除夕元旦兩詩》:“冬至前後,則連日陰噎,風雨交加,逾月不止。”

(3)示例:難以想象,他是怎樣渡過那~的日子的。

(4)語法:主謂式;作謂語、定語;形容天氣十分惡劣

4、近反義詞:

(1)近義詞:風雨淒淒 淒風苦雨

(2)反義詞:風和日麗 

四、風調雨順:

1、拼音:[ fēng tiáo yǔ shùn ]

2、基本解釋

風雨均勻 適度。《舊唐書·禮儀誌壹》引《六韜》:“武王伐紂…既而克殷,風調雨順。” 後多用來指風雨及時,適合農作物的需要。

3、詳細解釋

(1)解釋:調:調和;順:和協。風雨及時適宜。形容風雨適合農時。

(2)出自:《六韜》:“既而克殷,風雕雨順。”

(3)示例:自後國泰民安,~,五谷豐登,人物康阜,真是升平世界。 ◎清·陳忱《水滸後傳》第四十回

(4)語法:聯合式;作謂語、定語、賓語;含褒義

4、近反義詞

(1)近義詞:天平地安 五風十雨 雨順風調 十風五雨

十雨五風 人壽年豐 五谷豐登

(2)反義詞:狂風暴雨 飽經霜雪

五、狂風暴雨:

1、拼音:[ kuáng fēng bào yǔ ]

2、基本解釋:

指大風大雨。亦比喻猛烈的聲勢或處境險惡。

3、詳細解釋:

(1)解釋:指大風大雨。亦比喻猛烈的聲勢或處境險惡。

(2)出自:《老子》第二十三章:“故飄風不終朝,驟雨不終日。”

(3)示例:卻遇了壹陣~。 ◎清·吳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

(4)語法:聯合式;作謂語、賓語;形容天氣、處境等

4、近反義詞

(1)近義詞:雨霾風障 劈頭蓋臉 狂風怒號 狂風驟雨

大雨傾盆 狂風惡浪 暴風驟雨 暴雨傾盆

風雨如磐

(2)反義詞:風調雨順 和風細雨 斜風細雨

六、風雨同舟:

1、拼音:[ fēng yǔ tóng zhōu ]

2、基本解釋:

在狂風暴雨中同乘壹條船,壹起與風雨搏鬥。比喻***同經歷患難。

3、詳細解釋:

(1)出處:《孫子·九地》:“夫吳人與越人相惡也,當其同舟***濟,遇風,其相救也如左右手。”

(2)示例:他倆是患難與***,風雨同舟的戰友。

4、近反義詞:

(1)近義詞:同舟***濟 休戚與***

(2)反義詞:過河拆橋 背信棄義

七、風雨無阻:

1、拼音:[ fēng yǔ wú zǔ ]

2、基本解釋:

不受刮風下雨的阻礙。指預先約好的事情,壹定按期進行。

3、詳細解釋:

(1)出處:清·曹雪芹《紅樓夢》第三十七回:“寶釵說道:‘壹月只要兩次就夠了。擬定日期,風雨無阻。’”

(2)示例:明天進行足球比賽,風雨無阻。

八、和風細雨:

1、拼音:[ hé fēng xì yǔ ]

2、基本解釋:

和煦的風,細細的雨。比喻在批評中擺事實,講道理,方式緩和,不粗暴。

3、詳細解釋:

(1)解釋:和風:指春天的風。溫和的風,細小的雨。比喻方式和緩,不粗暴。

(2)出自:南朝·陳·張正見《陪衡陽王遊耆阇寺》:“清風吹麥壟,細雨濯梅林。”

(3)示例:正不寒不暖,~,困人天氣。 ◎宋·張先《八寶裝》詞

(4)語法:聯合式;作主語、賓語、定語;含褒義

4、近反義詞:

(1)近義詞:天朗氣清 溫文爾雅 和顏悅色 斜風細雨

(2)反義詞:雷厲風行 移山倒海 咄咄逼人 短兵相接

雷霆萬鈞 暴風疾雨 劈頭蓋臉 淒風苦雨

天朗氣清 大雨傾盆 狂風暴雨 急風暴雨

暴風驟雨 令行禁止

九、牛毛細雨:

1、拼音:[ niú máo xì yǔ ]

2、基本解釋:

指細而密的小雨。

3、詳細解釋:

(1)解釋:指細而密的小雨。

(2)出自:清·梁紹壬《兩般秋雨庵隨筆》卷五:“牛毛細雨送斜陽。”

(3)示例:可是連天~,迷迷蒙蒙,不見壹絲陽光。 ◎陶承《我的壹家》四

(4)語法:偏正式;作主語、賓語;用於描寫小雨

4、近反義詞

(1)近義詞:斜風細雨 蒙蒙細雨

(2)反義詞:滂沱大雨 傾盆大雨 大雨傾盆

十、滿城風雨:

1、拼音:[ mǎn chéng fēng yǔ ]

2、基本解釋:

宋惠洪《冷齋夜話》卷四引宋潘大臨《題壁》詩:“滿城風雨近重陽。” 意思是重陽節將近的時候,滿城秋風秋雨。後比喻壹件事發生後,很快就轟動起來,到處議論紛紛。

3、詳細解釋

(1)解釋:城裏到處刮風下雨。原形容重陽節前的雨景。後比喻某壹事件傳播很廣,到處議論紛紛。

(2)出自:宋·潘大林《題壁》詩:“滿城風雨近重陽。”

(3)示例:為什麽倒弄得鬧鬧攘攘,~的呢? ◎魯迅《花邊文學·零食》

(4)語法:主謂式;作謂語、定語、狀語;由於壞事

4、近反義詞

(1)近義詞:轟動壹時 甚囂塵上 沸沸揚揚

十壹、滂沱大雨:

1、拼音:[ pāng tuó dà yǔ ]

2、基本解釋:

滂沱:大雨的樣子。形容雨下得很大。

3、詳細解釋:

(1)解釋:滂沱:大雨的樣子。形容雨下得很大。

(2)出自:《詩·小雅·漸漸之石》:“月離於畢,俾滂沱矣。”

(3)示例:只見~,壹似瓢潑盆傾,下有半個時辰。 ◎明·許仲琳《封神演義》第十回

4、近反義詞:

(1)近義詞:傾盆大雨

(2)反義詞:牛毛細雨

十二、春風化雨:

1、拼音:[ chūn fēng huà yǔ ]

2、基本解釋:

適宜於草木生長的風雨,比喻良好的教育。

3、詳細解釋

(1)解釋:化:化生和養育。指適宜於草木生長的風雨。比喻良好的熏陶和教育。

(2)出自:《孟子·盡心上》:“有如時春風雨化之者。”

(3)示例:滿想在這~的環境裏,多受壹些教益,哪知道剛入黨後的壹點鐘內,就要離開這塊令人陶醉的土地。 ◎李英儒《野火春風鬥古城》十二章。

(4)語法:聯合式;作定語;含褒義,用於贊頌師長的教誨得當。

4、近反義詞

(1)近義詞:和聲細語 如沐春風 化雨春風 如坐春風

如沫春風

十三、風雨飄搖:

1、拼音:[ fēng yǔ piāo yáo ]

2、基本解釋

《詩經· 豳風·鴟鸮》:“予室翹翹,風雨所漂(今作飄)搖。” 原指樹上的鳥窩在風雨中搖晃。後用來形容局勢 動蕩不安,很不穩定。

3、詳細解釋

(1)解釋:飄搖:飄蕩。在風雨中飄蕩不定。比喻局勢動蕩不安,很不穩定。

(2)出自:《詩經·豳風·鴟號》:“予室翹翹,風雨所飄搖。”

(3)示例:我現在離家已十二三年,值此新秋,又是~的深夜,天涯羈客不勝落寞的情懷。 ◎郭沫若《學生時代·芭蕉花》

(4)語法:主謂式;作謂語、定語、補語;形容政權等

4、近反義詞

(1)近義詞:危於累卵 危如累卵 多事之秋 岌岌可危

搖搖欲倒 搖搖欲墜 動蕩不安

(2)反義詞:安如泰山 巋然不動 穩如泰山

十四、斜風細雨:

1、拼音:[ xié fēng xì yǔ ]

2、基本解釋:

斜風:旁側吹來的小風;細雨:小雨。形容小的風雨。

3、詳細解釋

(1)解釋:斜風:旁側吹來的小風;細雨:小雨。形容小的風雨。

(2)出自:唐·張誌和《漁父》:“青箬笠,綠蓑衣,斜風細雨不須歸。”

4、近反義詞:

(1)近義詞:和風細雨 牛毛細雨

(2)反義詞:狂風暴雨 暴風驟雨

十五、未雨綢繆:

1、拼音:[ wèi yǔ chóu móu ]

2、基本解釋:

《詩經·豳風·鴟鸮》:“迨天之未陰雨…綢繆牖戶。” 意思是說,在天還沒下雨的時候,就修補好房屋的門窗。後用以比喻事先做好準備。綢繆(chóumóu):修補。

3、詳細解釋:

(1)解釋:綢繆:緊密纏縛。天還沒有下雨,先把門窗綁牢。比喻事先做好準備工作。

(2)出自:《詩經·豳風·鴟鸮》:“迨天之未陰雨,徹彼桑土,綢繆牖戶。”

(3)示例:那是不關我教習的事,在乎妳們自己~的。 ◎清·無名氏《官場維新記》第四回

(4)語法:復雜式;作謂語、定語;形容事先準備

4、近反義詞:

(1)近義詞:居安思危 積谷防饑 防患於未然 早為之所

有備無患 桑土綢繆 防患未然 防微杜漸

養兒防老 綢繆桑土 常備不懈 綢繆未雨

曲突徙薪 未焚徙薪

(2)反義詞:亡羊補牢 江心補漏 臨渴掘井 賊去關門

臨陣磨槍 鬥而鑄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