嘔心吐膽的意思是形容花費了很多的心血,歷盡艱辛。多數是指把某件事情完成不是那麽輕易的,需要經過壹定的努力和付出。
1、成語出處:
南朝,宋代劉義慶《世說新語.隱秀》:“嘔心吐膽,不足語窮;鍛發煉年,奚能喻苦?”
2、成語語法:
聯合式;中性成語,作謂語、定語,含褒義;指為某人或某事而盡力。
3、嘔心吐膽的故事:
唐.李商隱《李賀小傳》:“(李賀)背壹古破錦囊,遇有所得,即書投囊中。及暮歸,太夫人使婢受囊出之,見所書多,輒曰:是兒要當嘔出心始已耳。”
徐冰雲:“美女時花繡作堆,嘔心吐膽見奇才。頻傳石破天驚句,疑是騎驢李賀來。”
嘔心吐膽的例句如下:
1、菲菲寫不出成語“嘔心吐膽”,導致期末考試才97分。
2、紅姐姐給萍燁和麗巧講解了“嘔心吐膽”的典故。
3、京漢學校的桓老師在黑板上寫上了成語“嘔心吐膽”。
4、對於壹位作家來說寫作就是嘔心吐膽的工作,跟打壹場仗沒有什麽大的區別,只是壹個用槍壹個用筆。
5、練習本的第二頁赫然是“嘔心吐膽”幾個大字。
6、朗朗不會寫成語“嘔心吐膽”的最後壹個字。
7、誰都不知道卡紮菲為了將這部嘔心吐膽的著作翻譯成全世界各種語言,包括壹些我們根本就沒聽說過的語言。
8、博格達諾先生是牛津大學的壹名講師,長期在憲法研究方面嘔心吐膽,使命感強烈。
9、設計者和工程師為汽車嘔心吐膽,這種評選能證明他們的能力,為他們的工作履歷增光添彩。
10、我感到這份獎賞不是授予我個人而是授予我的工作的,授予我壹生從事關於人類精神的嘔心吐膽的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