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處〗《論語·堯曰》: “興滅國,繼絕世。”
〖示例〗殷謙雜文集《畫骨》:“且不論《孔子》的壹些常識性錯誤,就說中國電影商能大手筆地制作《孔子》,這壹點無論站在什麽角度都應該給予他們支持、肯定和鼓勵,因為在當今文化缺乏創造活力之沈悶時期,我們需要《孔子》這樣的開道者,多壹些這樣的電影,我們的文化才不至於缺乏創新和因循守舊,才不至於失去方向感和文化活力。當然,我們的時代同樣也需要鮑鵬山這樣的衛道者,多壹些補苴罅漏和興滅繼絕的人,我們才不至於成為數典忘祖的虛無主義者。”
“興滅繼絕”出自何處
興滅繼絕《論語·堯曰》:“興滅國,繼絕世,舉逸民,天下之民歸心焉。”
後用“興滅繼絕”指復興滅亡的國家,延續斷絕的世代。也泛指使衰亡的事物重新興起。
《漢書·牙戚恩澤侯表序》:“自古受命及中興之君,必興滅繼絕,修廢舉逸,然後天下歸仁,四方之政行焉。”
《東周列國誌》二三回:“周室東遷綱紀摧,桓公糾合振傾頹。興滅繼絕存三國,大義堂堂五霸魁。”
《清史稿·睿忠親王多爾袞傳》:“庶不負朝廷伸義討賊,興滅繼絕之初心。”
興滅繼絕運動
興滅繼絕在中國文化中的地位
中國文化精神有很多重點,首先,我們整個民族的文化道德,是不喜歡侵略人,而且更不主張別人去侵略人。另壹個重點是說臣道,壹個國家重要的大臣,對大的政治決策,關系非常重大,中間壹點都不能馬虎。如孟子所講的義利這辨,要時刻註意。看了歷史上的這許多道理與真實的事情,也可幫助我們了解今日世界局勢的演變。譬如美國總統尼克松的下臺,日本首相田中的下臺,三木的上臺喧些在壹個研究歷史文化的人看來,就是活的書本,能使我們對自己古典的書,了解得更深切;也更了解世界的事情;對過去、未來,是壹個很好的對照,這是真正的學問所在。假使只在書本上看文字,這種學問沒有用,的確是書呆子。所以有時候我很不同意年輕人只知道專心念書,這樣會把他變成書呆子,埋沒了人才。但是我同樣不同意不念書,有天才而不念書,遇到事情要處理的時候,就不知道怎樣處理,因為他不懂原則。學問與才能要配合起來。現在這個時代,給我們許多啟示。
我們中國文化政治哲學的思想,據我所了解全世界的文化,政治思想中,恐怕只有中國人有這個精神,中國民族文化的這個精神叫興滅國,繼絕世。孔子著《春秋》的歷史精神大義所在,就在這裏,這時我們幾千年來的民族文化精神。所謂興滅國,在春秋戰國以前,國是個地方政治單位,諸侯分封國國。在過去中國這個制度,就是所謂的封建。封建制度,中西截然不同,中國的封建,以宗法社會氏族為中心,就是血統為基礎,並不是西方的封建,以奴役、權勢為基礎。
過去歷史上的這些諸侯之國,當其中壹個國家快要滅亡了,乃至已經滅亡絕後了,其他的國還要找到這國家的後人,扶助他起來復國,這就是所謂興滅國。繼絕世,是這具國家即使絕後,也要想辦法使他繼續存在,這就是中國文化對於國際政治的精神。
例如漢 高祖劉邦,在他統壹天下以後,又為秦始皇,以及楚、魏、齊等滅國無後的想辦法使他續絕,以漢高祖的為人來計,素來具有豁達大度的胸襟,自然便合中國文化精神的大原則,所以劉邦後人,在中國歷史的政權上,能夠先後達四百年之久。凡我黃帝子孫,固當有此認識才是。
其他國家關於興滅繼絕
這種精神是任何壹個國家的文化中所沒有的。因此我經常跟外國朋友說,試看中國歷史,除了南北朝、五代這些邊疆民族稱王稱帝亂搞以外,正式的朝代,漢、唐、宋、明、清,中華民族從來沒有主動地發動過,欲圖滅亡鄰國的子孫、土地,並入我們版圖的侵略戰爭。過去有壹些邊遠民族,如印度、波斯這些民族來朝,要經過兩三種文字的翻譯,才能譯成中文;中間經過許多國家,都還要到中國來。漢、唐的文化,就有這樣偉大的局面出現。因此直到現在,世界各國的華僑社會都稱唐人街,就是唐代文化精神的影響。當年外藩來朝,我們回送的禮物,比他們送來的多得太多,這是我們中華民族的精神。所以這種興滅國,繼絕世的思想,至少在我所看到的,世界上所有國家,除了我們中國,任何外國都沒有的。所以我們不但不想侵略別人的土,也不想占有人家的土。目前有點,許多強國想控制人家的經濟市場,而我們也從來沒有見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