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八字成語 - 成語收集

成語收集

1、不恥下問;不以向學問比自己差的或職位比自己低的人請教為可恥。《論語·公治長》:"敏而好學,不恥下問。"

2、不得其死;指人不得善終。《論語·先進》:"若由也,不得其死然。"

3、不亦樂乎;《論語·學而》:"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現在常用以表示事態發展到極頂的程度,也表示"淋漓盡致"的意思。

4、不在其位,不謀其政;不擔任那種職務,就不考慮那方面的事情,語出《論語·泰伯》

5、從心所欲;隨自己的心意,想怎麽樣就怎麽樣。《論語·為政》:"七十而從心所欲,不逾矩。"

6、當仁不讓;語本《論語·衛靈公》"當仁不讓於師"朱熹註:"當仁,以仁為之任也;雖師亦無所遜。言當勇往而必為也。"後來泛用"當仁不讓"表示遇到應該做的事,就要積極主動地去做,不應該推委。

7、惡衣惡食;粗劣的衣食。《論語·裏仁》:"士致於道而恥惡衣惡食者,未足與議也。"

8、發憤忘食;用功學習,努力工作,忘記了吃飯。《論語·述而》:"葉公問孔子於子路,子路不對。子曰:"女爰不曰:’其為人也,發憤忘食,樂以忘憂,不知老之將至雲爾。’"(女,同"汝",妳;爰,何。)後泛用以形容十分勤奮。

9、犯上作亂;犯上:觸犯長上;作亂:指造反。《論語·學而》:"不好犯上而好作亂者,未之有也。"

10、割雞焉用牛刀;宰雞何必用宰牛的刀。比喻做小事情不必費大力氣或大材不能不用。《論語·陽貨》:"子之武城,聞弦之聲。夫子莞爾而笑曰:’割雞焉用牛刀!’"也作"殺雞焉用牛刀"。

11、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工匠要把活兒做好,首先要使工具精良,語出《論語·衛靈公》。

12、好行小惠;惠:同"慧",聰明。原指好耍小聰明。《論語·衛靈公》:"群居終日,言不及義,好行小惠,難矣哉!"後也指愛施小恩惠。

13、後生可畏;後生;年輕人,後輩;畏:這裏指敬服。年輕人很容易超過老壹輩,他們是可敬畏的。《論語·子罕》:"後生可畏,焉知來者之不如今也。"後多用此稱贊有誌氣有作為的年輕人。

14、誨人不倦;誨:教導。教人時不嫌疲勞。形容教導特別耐心。《論語·述而》:"默而識之,學而不厭,誨人不倦,何有於我哉!"

15、惠而不費;惠:施惠,給人以好處;費,耗費。施惠於人,自己又無所耗費。《論語·堯曰》:"因民之所利而利之,斯不亦惠而不費乎?"後來常用以形容有實利而不多費錢財。

16、家喻戶曉;家家戶戶都知道。形容人人皆知。《論語·泰伯》:"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程註"聖人設教,非不欲人家喻而戶曉也。"

17、見義勇為;看到了爭議的事情就奮勇地去做。語本《論語·為政》:"見義不為,無勇也。"

18、舉壹反三;比喻從懂得的壹點,類推而知道其他的,形容善於類推,能觸類旁通。語本《論語·述而》:"舉壹隅不以三隅反。"

19、理屈詞窮;利用站不住腳,無話可說。《論語·先進》:"是故惡夫佞者"朱註"子路之言,非其本意,但理屈詞窮,而取辯於口以禦人耳

。孟子----------------------------------------------

孝子之至,莫大乎尊親;尊親之至,莫大乎以天下養。為天子父,尊之至也;以天下養,養之至也。——孟子

世俗所謂不孝者五:情其四支,不顧父母之養,壹不孝也;博棄好飲酒,不顧父母之養,二不孝也;好貨財,私妻子,不顧父母之養,三不孝也;從耳目之欲,以為父母戮,四不孝也;好勇鬥狠,以危父母,五不孝也。——孟子

孟子》名言名句孟子曰:“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孟子·梁惠王上》

孟子曰:“樂民之樂者,民亦樂其樂;憂民之憂者,民亦憂其憂。樂以天下,憂以天下,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孟子·梁惠王下》

孟子曰:“我知言,我善養吾浩然之氣。”

《孟子·公孫醜上》

孟子曰:“尊賢使能,俊傑在位,則天下之士皆悅而願立於其朝矣。”

《孟子·公孫醜上》

孟子曰:“天時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孟子·公孫醜下》

孟子曰:“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親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順之。”

《孟子·公孫醜下》

孟子曰:“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謂大丈夫。”

《孟子·滕文公下》

孟子曰:“不以規距,不能成方員(圓)¨¨¨不以六律,不能正五音。”

《孟子·離婁上》

孟子曰:“大人者,不失其赤子之心者也。”

《孟子·離婁下》

孟子曰:“君子以仁存心,以禮存心。仁者愛人,有禮者敬人。愛人者人恒愛之,敬人者人恒敬之。”

《孟子·離婁下》

孟子曰:“魚,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魚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義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義者也。”

《孟子·告子上》

孟子曰:“故天將降大任於是人也,必先苦其心誌,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行拂亂其所為,所以動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孟子·告子下》

孟子曰:“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

《孟子·盡心下》

孟子曰:“存乎人者,莫良於眸子。眸子不能掩其惡。胸中正則眸子了焉;胸中不正則眸子眊焉。聽其言也,觀其眸子,人焉瘦哉?”

《孟子·離婁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