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容因緊張而臉色難看的成語有面如土色、面紅耳赤。
壹、面如土色
1、釋義:形容壹個人因為驚恐至極或緊張而神情木然,失去了平常的潤色。
2、出處:明·羅貫中《三國演義》第四十五回:“蔣幹面如土色。”
譯文:蔣幹臉上失去了平常的潤色。
3、用法:作謂語、定語、補語、狀語。
二、面紅耳赤
1、釋義:臉和耳朵都紅了,形容因激動或羞慚而臉色發紅。
2、出處:《朱子語類》卷二九:“今人有些小利害,便至於頭紅耳赤。”
譯文:現在的人有點小利與害,就到了頭紅耳赤。
3、用法:聯合式;作謂語、狀語、補語。
擴展資料
面如土色和面紅耳赤的反義詞—面不改色:
壹、釋義:
形容遇到突發事件時神態自若,從容鎮靜。
二、出處:
元·秦簡夫《趙禮讓肥》第二折:“我這虎頭寨上,但凡拿住的人呵,見了俺,喪膽亡魂,今朝拿住這廝,面不改色。”
譯文:我這虎頭寨上,但凡是抓住的人呵,看到了我,喪膽丟魂,今天早上抓住這家夥,臉不改色。
三、用法:
主謂式;作謂語、定語、狀語;含褒義。
四、示例:
在危急關頭,大家看到指揮員仍然面不改色,談笑自若,漸漸地也都鎮定了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