弟的成語:
1、弟男子侄。
解釋:泛指晚輩男子。
出自:清翟灝《通俗編·倫常》:“《元典章》有‘新附軍人、弟男子侄結連惡少為害’,四字始見。”
譯文:《元典章》有‘新附軍人、弟弟男子侄連結惡少為害’,四個字才出現。
示例:不壹時,催命鬼領了幾個~來到廟前。?
語法:聯合式;作賓語;指晚輩男子。
2、弟子孩兒。
拼音dì zǐ hái ér 。
解釋罵人話。娼妓生的孩兒。
出處元·無名氏《鴛鴦被》第二折:“我走到半路,被那巡更的歹弟子孩兒把我攔住,道我是犯夜的。”
譯文:我走到壹半路,被那巡守更的歹弟子孩兒把我攔住,道我是冒犯夜的。
3、難弟難兄。
解釋:形容兩兄弟都好,難分上下。現也反用,諷刺兩兄弟都壞。同“難兄難弟”。
近義詞難兄難弟、患難之交。
出處清·許奉恩《裏乘》第七卷:“然難弟難兄,亦何酷肖若此!”
譯文:然而父親難於哥哥,也有什麽相像這樣。
4、兄弟手足。
解釋親如兄弟,情同手足。
出處宋·蘇轍《為兄軾下獄上書》:“臣竊哀其誌,不勝手足之情。”
譯文:我同情他的誌向,不勝手足的情。
5、兄弟參商。
解釋比喻兄弟之間不和睦。
反義詞李代桃僵。
出處三國·魏·曹植《與吳季重書》:“面有逸景之速,別有參商之闊。”
譯文:面有逸景的快,另外有參與商的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