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八字成語 - 必修壹到五文言文成語典故

必修壹到五文言文成語典故

1. 必修壹到四語文文言文成語

壹無所有yī wú suǒ yǒu[釋義] 什麽都沒有(壹:壹概;完全)。

[語出] 《敦煌變文集·廬山遠公話》:“萬法皆無;壹無所有。”[近義] 空無所有 空空如也 兩手空空 身無長物 家徒四壁[反義] 無所不有 無所不包 包羅萬象 應有盡有[用法] 含貶義。

壹般作謂語、定語。[結構] 動賓式。

[辨析] ~與“壹貧如洗”有別:~是直陳性的;可與比喻配合運用;所指不僅是財物;較為廣泛; 適用對象也不僅是個人、家庭、範圍可擴大至集團、國家等;“壹貧如洗”是比喻性的;不能再與比喻配合運用;所指以財物為主;適用對象僅是個人或家庭。[例句] 解放前;我家是~。

[英譯] have nothing at all。

2. 高中語文必修壹到必修五文言文有哪些

人教版高中新課標語文必修壹(第壹冊)

4、燭之武退秦師·《左傳》

5、荊軻刺秦王·《戰國策》(背誦易水訣別壹段)

6、鴻門宴·司馬遷

必修二(第二冊)

4、《詩經》兩首

氓(必背)

采薇

5、離騷·屈原

6、《孔雀東南飛》(並序)

7、*詩三首(必背)

涉江采芙蓉《古詩十九首》

短歌行·曹操

歸園田居(其壹)·陶淵明

8、蘭亭集序·王羲之(必背)

9、赤壁賦·蘇軾(必背)

10、*遊褒禪山記·王安石(背誦2、3段)

必修三(第三冊)

4、蜀道難·李白(必背)

5、杜甫詩三首(必背)

秋興八首(其壹)

詠懷古跡(其三)

登高

6、琵琶行並序·白居易(必背)

7、*李商隱詩兩首

錦瑟

馬嵬(其二)

8、寡人之於國也·《孟子》(必背)

9、勸學·《荀子》(必背)

10、*過秦論·賈誼

11、*師說·韓愈

必修四(第四冊)

4、柳永詞兩首

望海潮(東南形勝)

雨霖鈴(寒蟬淒切)

5、蘇軾詞兩首(必背)

念奴嬌·赤壁懷古

定風波(莫聽穿林打葉聲)

6、辛棄疾詞兩首(必背)

水龍吟·登建康賞心亭

永遇樂·京口北固亭懷古

7、*李清照詞兩首(必背)

醉花陰(薄霧濃雲愁永晝)

聲聲慢(尋尋覓覓)

11、廉頗藺相如列傳·司馬遷(背誦後5段)

12、蘇武傳·班固

13、張衡傳·範曄

必修五(第五冊)

4.歸去來兮辭(並序)·陶淵明(必背)

5、滕王閣序·王勃(背誦2~3段)

6、*逍遙遊·莊周

7、*陳情表·李密(必背)

3. 高中語文必修壹到必修五文言文有哪些

人教版高中新課標語文必修壹(第壹冊)4、燭之武退秦師·《左傳》5、荊軻刺秦王·《戰國策》(背誦易水訣別壹段)6、鴻門宴·司馬遷必修二(第二冊)4、《詩經》兩首氓(必背)采薇5、離騷·屈原6、《孔雀東南飛》(並序)7、*詩三首(必背)涉江采芙蓉《古詩十九首》短歌行·曹操歸園田居(其壹)·陶淵明8、蘭亭集序·王羲之(必背)9、赤壁賦·蘇軾(必背)10、*遊褒禪山記·王安石(背誦2、3段)必修三(第三冊)4、蜀道難·李白(必背)5、杜甫詩三首(必背)秋興八首(其壹)詠懷古跡(其三)登高6、琵琶行並序·白居易(必背)7、*李商隱詩兩首錦瑟馬嵬(其二)8、寡人之於國也·《孟子》(必背)9、勸學·《荀子》(必背)10、*過秦論·賈誼11、*師說·韓愈必修四(第四冊)4、柳永詞兩首望海潮(東南形勝)雨霖鈴(寒蟬淒切)5、蘇軾詞兩首(必背)念奴嬌·赤壁懷古定風波(莫聽穿林打葉聲)6、辛棄疾詞兩首(必背)水龍吟·登建康賞心亭永遇樂·京口北固亭懷古7、*李清照詞兩首(必背)醉花陰(薄霧濃雲愁永晝)聲聲慢(尋尋覓覓)11、廉頗藺相如列傳·司馬遷(背誦後5段)12、蘇武傳·班固13、張衡傳·範曄必修五(第五冊)4.歸去來兮辭(並序)·陶淵明(必背)5、滕王閣序·王勃(背誦2~3段)6、*逍遙遊·莊周7、*陳情表·李密(必背)。

4. 髙中必修壹到四語文文言文

從:

1、跟隨;跟從。壹狼得骨止,壹狼仍從。(《狼》)子路從而後。(《荷蓧丈人》)

2、依從;聽從。民弗從也。(《曹劌論戰》)擇其善者而從之。(《論語》)

3、參與;參加。弟走從軍阿姨死。(琵琶行)

4、自;由。指從此以往十五都予趙。(《廉頗藺相如列傳》)

5、跟;向。從余問古事。(《項脊軒誌》)嘗趨百裏外從鄉之先達執經叩問。(《送東陽馬生序》)

6、行;處理。而行之既久,則又以軍法從事。(《教戰守策》)

7、指堂房親屬。升死,其印為予群從所得。(《活板》)

8、從屬的;副的。與“正”相對。從七品縣令。

得:

1、取得;獲得;得到。又北向,不能得日。(《項脊軒誌》)

2、名詞,收獲;心得。不如自行搜覓,冀有萬壹之得。(《促織》)貪多務得,細大不捐。(《進學解》)古人之觀於天地山川草木蟲魚鳥獸,往往有得。(《遊褒禪山記》)

3、實現‘達到。自王以下,欲求報其父仇,莫能得。(《信陵君竊符救趙》)既得誌則縱情以傲物。(《諫太宗十思疏》)

4、得意。意氣揚揚,甚自得也。(《五人墓碑記》)當其欣於所遇,暫得於己,快然自足。(《蘭亭集序》)

5、可;能。猶得備晨炊。(《石壕吏》)則幸得脫矣。(《廉頗藺相如列傳》)

6、助詞,表示完成或補充說明結果。十三學得琵琶成。(《琵琶行》)

7、通“德”,感恩;感激。為所識窮乏者得我歟?(《魚我所欲也》)

過:

1、走過;經過。有過於江上者,見人方引嬰兒而欲投之江中。(《察今》)

2、時間過去。日過午已昏。(《項脊軒誌》)

3、過分;過於。以其境過清,不可久居。(《小石潭記》)

4、勝過;超過。不過三十日。(《廉頗藺相如列傳》)

5、過失;過錯。能面刺寡人之過者,受上賞。(《鄒忌諷齊王納諫》)則知明而行無過矣。(《勸學》)

6、責備。聞大王有意督過之。(《鴻門宴》)無乃爾是過與?(《季氏將伐顓臾》)

7、拜訪;探望。臣有客在市屠中,願枉車騎過之。(《信陵君竊符救趙》)

8、渡過。隨命仆人過湘江,緣染溪。(《始得西山宴遊記》)

憐:

1、憐憫;同情。且公子縱輕勝,獨不憐公子姊邪?(《信陵君竊符救趙》)

2、憐愛;愛惜。丈夫亦愛憐其少子乎?(《觸龍說趙太後》)

3、可憐:可愛。可憐體無比。(《孔雀東南飛》)

4、可憐:值得憐憫;值得同情。可憐身上衣正單。(《賣炭翁》)

5、可憐:可惜。可憐夜半虛前席,不問蒼生問鬼神。(李商隱《賈生》)

質:

1、做人質;抵押。為長安君約車百乘,質於齊。(《觸龍說趙太後》)

2、用作抵押。惟大辟無可要,然猶質其首。(《獄中雜記》)

3、抵押品。指作為保證的人或物。必以長安君為質,兵乃出。(《觸龍說趙太後》)

4、通“贄”。信物。乃令張儀佯去秦,厚幣委質事楚。(《屈原列傳》)

5、質樸。質勝文則野。(《論語》)

6、本質;實體。其質非不美也。(《勸學》)

7、資質。非天質之卑,則心不若余之專耳。(《送東陽馬生序》)

8、質地;底子。永州之野產異蛇,黑質而白章。(《捕蛇者說》)

9、詢問;質問;問。援疑質理。(《送東陽馬生序》)

10、箭靶。是故質的張而弓矢至焉。(《勸學》)

11、通“锧”,古代刑具,指殺人時做墊子用的砧板。君不如肉袒伏斧質請罪。(《廉頗藺相如列傳》)

12、正。獄中成法,質明啟鑰。(質明:天剛亮。)(《獄中雜記》)

5. 高中語文必修五課本成語匯總

1.崢嶸歲月:形容不平凡的年月。

2.風華正茂:正是風采動人和才華橫溢的時候。形容青年朝氣蓬勃、年輕有為。

3.揮斥方遒:是說熱情奔放,勁頭正足。

4.百舸爭流:形容群舟爭相行駛。

5.天倫敘樂:老人和孩子在壹起其樂融融的樣子。

6.危在旦夕:形容危險即在眼前。

7.從諫如流:指聽從好的建議就像水從高處流下壹樣順暢自然,形容樂意接受別人的意見。

8.洞若觀火:就像黑夜裏看火壹樣,形容觀察事物非常清楚。

9.以退為進:表面上退卻,其實準備進攻的壹種戰略或戰術。

10.化險為夷:將危險轉化為平安。

10.放浪形骸:指行為放縱,不受約束。

11.壹去不復返:壹去之後就不再回來。

12.圖窮匕首:比喻事情發展到了最後,真相或本意顯露出來。

13.悲歌擊築:亦作“悲歌易水”,常用以抒寫悲壯蒼涼的氣氛。

14.切齒拊心:形容憤恨到極點。

15.發上指冠:毛發豎起的樣子。形容極度憤怒。

16.無可奈何:沒有辦法,無法可想。表示事已如此,再要挽回已是無能為力。

17.變徵之聲:樂聲中的徵調變化,常作悲壯之聲。

18.秋毫不犯:指軍紀嚴明,絲毫不侵犯人民的利益。

19.勞苦功高:指出了很多力,吃了很多苦,立下了很大的功勞。

20.約法三章:比喻以語言或文字規定出幾條***同遵守的條款。劉邦由於堅決執行約法三章,得到了老百姓的信任、擁護和支持,最後取得天下,建立了西漢王朝。

21.人為刀俎,我為魚肉:比喻生殺大權掌握在他人手中,自己處於被人宰割的地位。

22.長歌當哭:長歌 長聲歌詠,也指寫詩;當:當作。用長聲歌詠或寫詩文來代替痛哭,借以抒發心中的悲憤。

23.目不忍視:眼睛不忍看視。形容景象極其悲慘。

24.耳不忍聞:耳朵不忍聽知。形容消息極其悲慘。

25.百折不回:無論受多少挫折都不退縮,形容意誌堅強。也說百折不撓。

26.殞身不恤:殞:犧牲;恤:顧惜。犧牲生命也不顧惜。

28.步履穩健:表面意思指步伐穩重,用在特定場合也可以指辦事壹步壹個腳印,很穩健。

29.博聞強記:形容知識豐富,記憶力強。

30.屏息以待:抑止氣息靜靜的等待。

31.世人矚目:全世界都在關註某事或人。

32.婆娑起舞 形容跳起舞來的姿態。

33.引人註目:吸引人們註意。

34.發人深思:啟發人深入地思考。形容語言或文章有深刻的含意,耐人尋味。

35.聳入雲天:形容高山,或者參天巨樹的高大,比雲還要高。

36.扭轉乾坤 比喻從根本上改變整個局面。

6. 幫忙整理高中必修壹到必修五所有“矣”字文言文句~

語氣助詞

1.用於陳述句尾。或助肯定語氣,有的可譯為"了",有的可不譯;或助已然語氣,說明事情已實現,可譯為"了";或助將然語氣,說明事情將要實現,可譯為"了"。

此為長江之險已與我***之矣。(《赤壁之戰》)

原莊宗之所以得天下,與其所以失之者,可以知之矣。(《伶官傳序》)

庭有枇杷樹,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今已亭亭如蓋矣。(《項脊軒誌》)

事急而不斷,禍至無日矣!(《赤壁之戰》)

2.用於感嘆句。助感慨、諷刺、贊頌語氣,可譯為"了""啊"。

甚矣,汝之不惠!(《愚公移山》)

嗚呼,烈矣!(《譚嗣同》)

3.用於祈使句,助請求、勸勉、禁止語氣,可譯為"吧"。

願君即以遂備員而行矣。(《毛遂自薦》)

公子勉之矣,老臣不能從。(《信陵君竊符救趙》)

4.用於疑問句末,助疑問語氣。

年幾何矣?(《觸龍說趙太後》)

7. 語文必修1

人教版高中新課標語文中的古詩文: 必修壹(第壹冊)4、燭之武退秦師·《左傳》5、荊軻刺秦王·《戰國策》(背誦易水訣別壹段)6、鴻門宴·司馬遷必修二(第二冊)4、《詩經》兩首氓(必背)采薇5、離騷·屈原6、《孔雀東南飛》(並序)7、*詩三首(必背)涉江采芙蓉《古詩十九首》短歌行·曹操歸園田居(其壹)·陶淵明8、蘭亭集序·王羲之(必背)9、赤壁賦·蘇軾(必背)10、*遊褒禪山記·王安石(背誦2、3段)必修三(第三冊)4、蜀道難·李白(必背)5、杜甫詩三首(必背)秋興八首(其壹)詠懷古跡(其三)登高6、琵琶行並序·白居易(必背)7、*李商隱詩兩首錦瑟 馬嵬(其二)8、寡人之於國也·《孟子》(必背)9、勸學·《荀子》(必背)10、*過秦論·賈誼11、*師說·韓愈必修四(第四冊)4、柳永詞兩首望海潮(東南形勝)雨霖鈴(寒蟬淒切)5、蘇軾詞兩首(必背)念奴嬌·赤壁懷古定風波(莫聽穿林打葉聲)6、辛棄疾詞兩首(必背)水龍吟·登建康賞心亭永遇樂·京口北固亭懷古7、*李清照詞兩首(必背)醉花陰(薄霧濃雲愁永晝)聲聲慢(尋尋覓覓)11、廉頗藺相如列傳·司馬遷(背誦後5段)12、蘇武傳·班固13、張衡傳·範曄必修五(第五冊)4.歸去來兮e799bee5baa6e79fa5e9819331333337613132辭(並序)·陶淵明(必背)5、滕王閣序·王勃(背誦2~3段)6、*逍遙遊·莊周7、*陳情表·李密(必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