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藏龍臥虎
成語發音:cáng lóng wò hǔ
成語解釋:龍、虎:比喻不平常的人物。隱藏著的龍;睡臥著的虎。比喻潛藏著未被發現的人才或英雄。
成語出處:北周 庾信《同會河陽公新造山池聊得寓目》詩:“暗石疑藏虎,盤根似臥龍。”?
2、豺虎肆虐
成語發音:chái hǔ sì nüè
成語解釋:豺、虎:兩種兇殘的野獸。比喻壞人像兇殘的野獸般橫行不法。
成語出處:漢·張衡《南都賦》:“帝亂其政,豺虎肆虐,真人革命之秋也。” ?
3、除狼得虎
成語發音:chú láng dé hǔ
成語解釋:比喻除去壹害又來壹害。
成語出處:《金史·陳規傳》:“近雖遺官謙察,治其奸濫,易其疲軟,然代者亦非選擇,所謂除狼得虎也。”?
4、杯弓蛇影
成語發音:bēi gōng shé yǐng
成語解釋:①將映在杯中的弓影誤認為蛇。比喻疑神疑鬼;自相驚擾。②也可用來比喻虛幻的實際不存在的東西。也作“弓影杯蛇”。
成語出處:清 黃遵憲《感事》:“金玦龐涼舍隱痛,杯弓蛇影負奇冤。” ?
5、筆底龍蛇
成語發音:bǐ dǐ lóng shé
成語解釋:猶言筆走龍蛇。形容書法生動而有氣勢。
成語出處:明 蘭陵笑笑生《金瓶梅詞話》第三十壹回:“聞公博學廣記,筆底龍蛇,真才子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