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選成語典故作文集錦10篇
在平日的學習、工作和生活裏,大家壹定都接觸過作文吧,作文是壹種言語活動,具有高度的綜合性和創造性。壹篇什麽樣的作文才能稱之為優秀作文呢?下面是我精心整理的成語典故作文10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成語典故作文 篇1
百發百中
成語:百發百中
拼音:bǎifābǎizhòng
解釋:形容射箭或打槍準確,每次都命中目標。也比喻做事有充分把握。
成語故事:
這故事記載在“史記”這本書中。戰國時代,楚國有壹個對射箭很精明的人,叫做養由基。
養由基小就精通射箭,能夠在壹百步遠的距離,命中那些只有三、四公分寬度的柳葉,同時,只要旁人指明想射中哪壹片柳葉,他都能夠很快的把箭射出,而且沒有射不中的。因此,人人都誇贊他的箭法,有的人說“百步穿楊”,也有的人說“百發百中”,都是用來形容他射箭的絕技。它的意思是在稱贊別人做事要有絕對的把握,有時分析事情,對將來的發展也壹如所料。
雖然現代的人們,已經很少人再對射箭會發生興趣,但是“百發百中”這句成語,可以用在不只是箭術壹件事情上,很多事情都可以引用。
例如,喜歡玩箭的人,他的射擊技術很高明,他拔出箭,並不需要花時間瞄準,就可以在射程的距離內準確的命中目標,這樣,我們就可以說這個人的射擊術“百發百中”。
又譬如說某人對事物的發展,因為觀察很仔細,並且了解它的規律,推斷很正確,我們這個時候,也可以說他是“百發百中”。
成語典故作文 篇2食不甘味
戰國後期,有齊、秦、楚、燕、韓、魏七國,其中七雄之壹的秦國是最為強大,它經常侵犯其他國家有壹年,秦惠文王派使者去見楚威王,要挾說:“ 如果楚國不服從秦國,秦國就要出兵伐楚。楚威王聞聽大怒,下令把秦國使者驅逐出境。但楚威王又因實力不足而焦慮不安,如果強秦發兵入侵該如何辦呢?恰在這時說客蘇秦(曾任趙國相國、武安侯)前來拜他勸楚威王與趙、魏等國聯合起來抗秦。楚威王壹聽,十分高興,說:“非常感謝妳的妙計,我正為這件事‘臥不安席,食不甘味’呢,現在就按妳的計策去做。”
釋讀甘味:感到味道好。吃東西都覺得沒有味道。形容心裏有事或身體不好,吃東西也不香。
出處《戰國策·齊策五》:“秦王恐之,寢不安席,食不甘味。”
成語典故作文 篇3江郎才盡
《南史》中除了記載以上故事外,還記載了壹個類似的“索錦”的故事,發生在張協與江淹之間。
南朝的江淹,字文通,他年輕的時候,就成為壹個鼎鼎有名的文學家,他的詩和文章在當時獲得極高的評價。 可是,當他年紀漸漸大了以後,他的文章不但沒有以前寫得好了,而且退步不少。他的詩寫出來平淡無奇;而且提筆吟握好久,依舊寫不出壹個字來,偶爾靈感來了;詩寫出來了,但文句枯澀,內容 平淡得壹無可取。於是就有人傳說,有壹次江淹乘船停在禪靈寺的河邊,夢見壹 個自稱叫張景陽的人;向他討還壹匹綢緞,他就從懷中拘出幾尺綢緞還他。因此,他的文章以後便不精彩了。又有人傳說;有壹次江淹在冶亭中睡午覺;夢見壹個自稱郭璞 的人,走到他的身邊,向他索筆,對他說:“文通兄,我有壹支筆在妳那兒已經很久了,現在應該可以還給我了吧!” 江淹聽了,就順手從懷裏取出壹支五色筆來還他。據說從此以後,江淹就文思枯竭,再也寫不出什麽好的文章了。
其實並不是江淹的才華已經用完了,而是他當官以後,壹方面由於政務繁忙,另壹方面也由於仕途得意,無需自己動筆,勞心費力,就不再動筆了。久而久之,文章自然會逐漸遜色,缺乏才氣。(節選自《應用寫作》1995年第8期《但願“江郎”才不盡》)
出處 鐘嶸《詩品》:初,淹罷宣城郡,遂宿冶亭。夢壹美丈夫,自稱郭璞。謂淹曰:‘我有筆在卿處多年矣,可以見還。’淹探懷中,得五色筆授之。而後為詩,不復成語,故世傳江淹才盡。《南史·江淹傳》:“淹乃探懷中得五色筆壹以授之。爾後為詩絕無美句,時人謂之才盡。”
釋讀原指江淹少有文名,晚年詩文無佳句。比喻文思漸衰竭,本領漸盡。
成語典故作文 篇4城狐社鼠
“城狐社鼠”這則成語的意思是比喻倚仗別人的權勢,為非作歹的壞人。
這個成語來源於《晉書。謝輥傳》,對曰:“隗誠始禍,然城狐社鼠也。”
晉朝時候,朝廷上有個左將軍叫王敦,他的長史官是謝輥,他倆常在壹塊議論朝廷上的事情。有壹天,王敦對謝輥說:“劉隗這個人,奸邪作惡,危害國家,我想把這個惡人從君王身邊除掉,以此來報效朝廷。妳看行嗎?”
謝鯤想了壹想,搖著頭說:“使不得呀,劉隗的確是個壞人,但也是城狐社鼠啊!要挖掘狐貍,恐怕把城墻弄壞;要用火熏死老鼠,或用水灌死老鼠,又怕毀壞了神社廟宇。如今這個劉隗就好比那城上的狐貍、社廟裏的老鼠。他是君王左右的近臣,勢力相當大,又有君王作靠山,恐怕不容易除掉他。”
王敦聽了謝輥的話,雖然心裏不高興,也只好罷休。
成語典故作文 篇5安然無恙
公元前266年,趙惠文王去世,太子丹接位為趙孝成王。由於趙孝成王還年輕,國家大事由他的母親趙威後處理,趙威後是壹個很能幹的婦女。
有壹次,齊王派使者帶著信到趙國問候趙威後。趙威後還沒有拆信就問使者:“齊國的收成不壞吧?老百姓平安嗎?齊王身體健康嗎?”齊國使者聽了很不高興地說:“我受齊王派遣來問候您,現在妳不先問齊王,卻先問收成和百姓,難道可以把低賤的放在前面,把尊貴的放在後面嗎?“趙威後笑著說:“不是,如果沒有收成,怎麽會有百姓?如果沒有百姓,怎麽會有君主?難道問候時可以舍棄根本而只問枝節嗎?”
齊國使者聽了,壹時說不出話來。
趙威後和使者的對話的原文是:
齊王使使者問趙威後,書未發,威後問使者曰:“歲亦無恙耶?民亦無恙耶?”使者不悅,曰:“臣奉使使威後,今不問王而先問歲與民,豈先賤而後尊貴者乎?”威後曰:“不然。茍無歲,何以有民?茍無民,何以有君?故有舍本而問末者耶?”
這也就是後來演化出的“安然無恙”這個成語。
成語典故作文 篇6養虎為患
遠古的`時候,地廣人稀。那時的人們除了種地之外,靠山近水的大都以漁、獵為生。每當北風吹來,大雪飄飄之際,人們便進山打獵。這次進山他們收獲不小,竟用陷阱連著捕獲了壹雄壹雌兩只猛虎。大家將兩只猛虎綁住,壹個獵人便循著猛虎的蹤跡,在深山的洞穴裏找到了壹只小虎崽。這只小虎崽還剛剛睜開雙眼,連奶還沒有斷,他睜著雙眼看著獵人,壹點也不害怕。獵人看到小虎崽毛絨絨、胖乎乎。憨態可掬,分外喜愛。獵人壹時高興便將小虎意抱回了家中。獵人的妻子和小孩看到獵人帶回壹只小虎崽,覺非覺好玩,小孩子去撫摸小虎崽,小虎崽更不怕他,就與他玩耍開了。
小虎崽在獵人家人的飼養下,隨著時間的推移,慢慢長大,變成了壹只大老虎。但它並不傷人,吃飽了便在村裏村外閑逛,逛累了就找個樹蔭趴下睡壹覺,這樣,人虎處得十分融洽,虎見人不避,人見虎也不躲,都習以為常。春風吹拂,冰消雪化,河水解凍了,人們收起獵具,開始下河捕魚了。
獵人沿河捕魚,十幾天後才回家,可到家壹看,不禁大吃壹驚,他發現家中飼養的那只老虎嘴角上殘留著血潰,自己的妻子和孩子卻都不見了。獵人感到壹種不祥正向他逼近,他被壹種巨大的恐懼籠罩了。還沒等他回過神來,那只老虎猛地向他撲去,只幾口便將他咬死了。
釋讀比喻縱容敵人,留下後患,自己反手其害。
出處《史記·項羽本紀》
成語典故作文 篇7出人頭地
蘇軾小時候,天資聰穎,由於書讀得多,字也認得多,再加上文章寫得好,因而受到人們的稱贊。在壹片贊揚聲中,蘇軾不免有些飄飄然。
有壹天,便在自己書房門上手書壹聯,以顯示自己的才華,聯文是:讀盡人間書,識遍天下字。對聯貼出之後,有壹位老者專程來到蘇家,向蘇軾“求教”,請蘇軾認壹認他帶來的書,書上全是寫著周朝時史籀創制的字。蘇軾開始滿不在乎,非常得意,可是接過書壹看,書上的字壹個也不認識,這對驕傲自滿的蘇軾是當頭壹棒,他頓時面紅耳赤,只好向老者道歉。老者也沒說什麽,便含笑而去。蘇軾這時才感到自己太驕傲了,於是將書房門前對聯的上下聯前各添了兩個字,使思想境界為之升華,壹幅具有遠大抱負的對聯展現在人們的眼前:“立誌讀盡天下書,發憤識遍天下字。”
此後,蘇軾發奮讀書。二十歲的時候,已學得博古通今,便和弟弟蘇轍壹起參加了京城的考試。當年的主考官是翰林學士歐陽修。歐陽修對當時文壇崇尚詭怪奇澀的文風很是反感,壹律不加錄取。當他看到壹篇《刑賞忠厚論》時,十分高興,便準備取為第壹。由於試卷是密封的,歐陽修並不知道那文章是誰寫的。他想了想,覺得能寫出這樣的文章的人,除了他的弟子曾鞏之外,可能不會有別人了。為了避嫌,歐陽修就把蘇軾的卷子判為第二。等到發榜公布的時候,歐陽修才知道寫那篇好文章的人不是曾鞏,而是個叫蘇軾的年輕人,心裏便有些過意不去。
成語典故作文 篇8莊周夢蝶
戰國時哲學家莊周主張是非齊壹,物我兩忘。《莊子》中有壹寓言申喻此理:莊周夢見自己化作壹只蝴蝶,翩翩飛舞,怡然自樂。夢醒以後,自身依然是莊周。因此說,不知是莊周化為蝴蝶呢,還是蝴蝶化為莊周。
後世遂以“莊周夢蝶”比喻人生如夢幻,難以究詰。
唐李商隱名作《錦瑟》雲:“錦瑟無端五十弦,壹弦壹柱思華年。莊生曉夢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鵑。滄海月明珠有淚,藍田日暖玉生煙。此情可待成追憶,只是當時已惘然。”詩中額聯即用此典。
成語典故作文 篇9小心翼翼
宋朝時有個很有學問的人,名叫賈黃中,他五歲起跟父親讀書。
由於父親的嚴格要求,賈黃中十五歲就考中進士,當了校書郎。 賈黃中為官清廉正直。他在任宣州大守時,有壹年鬧災荒,百姓餓死不少。賈黃中就用自家的米做飯,救活了幾千人。他在金陵任職的時候,發現府庫內藏有幾十匣金銀寶貝,價值連城,馬上清理上報朝廷。宋太宗十分高興,誇獎他說,若不是他廉潔奉公,這些前朝的寶貝壹定會丟失;還召見賈黃中的母親,贊揚她教子有功,可以比作孟子的母親。
但是,賈黃中辦事過分認真、慎重,遇到大事往往不能當機立斷。後來他被派往外地任職,在向太宗辭行時,太宗告誡他說:“做事恭謙,小心謹慎,不論是做君的還是做臣的都應該這樣,但是大過分了,就失去了大臣的身份。”
賈黃中死時,家中很窮,皇帝特地賜錢三十萬,又給他老母親白銀三百兩,以表彰他為官廉潔無私,他母親教子有方。
釋讀翼翼:比喻 恭敬慎重的樣子。形容謹慎小心,絲毫不敢疏忽的樣子。
出處《詩經·大雅·大明》:“維此文王,小心翼翼。昭事上帝,聿懷多福。”
成語典故作文 篇10推心置腹
漢平帝的大司馬王莽篡奪漢朝政權以後,各地爆發了農民起義,其中聲勢最大的是赤眉軍和綠林軍。公元23年,農民軍在昆陽(今河南葉縣)與王莽的42萬大軍展開決戰,其中壹個叫劉秀的將領十分活躍。在這壹戰役中,王莽被打得慘敗,幾乎全軍覆沒。不久,農民軍就攻進了京城,殺死了王莽。皇族劉玄被尊為天子,劉秀因立了大功,被封為蕭王。
劉秀是壹個很有城府的人,並不甘心讓劉玄做皇帝。劉秀在黃河以北壹邊與反對劉玄的零散農民軍作戰,壹邊擴充自己的勢力。公元24年,劉秀在魏州和蒲陽大敗赤眉軍,收編了投降的部隊,封降軍的主帥為列侯,其他帶兵的軍官也都任命了官職。
可是這些投降的官兵很不放心,擔心將來被劉秀消滅。劉秀看出他們的心病,便采取了壹項出人意料的措施:下令每位降將仍舊回舊部,統率原來所屬的兵馬;他自己則只帶很少的隨從,到各投降部隊去巡視,並不對他們加以戒備,以表示對他們的絕對放心。這些投降的官兵見劉秀把他們當作自己人,立刻解除了心中的疑慮,互相議論說:“蕭王把自己的心都掏出來了,放在別人的腹中,我們還有什麽可擔心的?難道還不該為他赴湯蹈火嗎?”所以,官兵對劉秀十分服從。《後漢書·光武帝本紀》裏的原話是:“蕭王推赤心置人腹中,安得不報死乎!”
後人根據這段歷史,將“推赤心置人腹中”句概括為“推心置腹”的成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