扇枕溫席
解釋形容對父母十分孝敬。
出處漢·劉珍《東觀漢記·黃香傳》:“冬無被褲而親極滋味,暑即扇床枕,寒即以身溫席。”
孝感動天
解釋講述的是虞舜孝心感動上天的故事。形容對父母十分孝敬。
出處二十四孝之壹
鹿乳奉親
解釋講述了作為孝子怎樣冒著生命危險,想方設法得到鹿乳來奉養親人。
出處二十四孝之壹
百裏負米
解釋孔子的得意弟子子路,性格直率勇敢,十分孝順。早年家中貧窮,自己常常采野菜做飯食,卻從百裏之外負米回家侍奉雙親。
出處二十四孝之壹
嚙指痛心
解釋曾參入山打柴,家裏來了客人,母親不知所措,就用牙咬自己的手指。曾參忽然覺得心疼,背起柴迅速返回家中,跪問緣故。母親說:“有客人忽然到來,我咬手指讓妳知道。”
出處二十四孝之壹
蘆衣順母
解釋形容對父母十分孝敬。
出處衣順母是《論語·先進》中的典故
湧泉躍鯉
解釋講述了漢代姜詩與其妻的孝行。形容對父母十分孝敬。
出處二十四孝之壹
懷橘遺親
解釋陸績懷裏藏兩個橘子,帶給年邁的母親吃。形容對父母十分孝敬。
出處二十四孝之壹
扇枕溫衾
解釋形容對父母十分孝敬。同“扇枕溫席”。
出處二十四孝之壹
行傭供母
解釋行傭供母,二十四孝之壹,說的是 東漢時齊國臨淄人江革,少年喪父,侍奉母親極為孝順的故事。
出處二十四孝之壹
滌親溺器
解釋侍奉母親卻竭盡孝誠,每天晚上,都親自為母親洗滌溺器(便桶),沒有壹天忘記兒子應盡的職責。
恣蚊飽血
解釋拿自己的血餵飽了蚊子,讓他不要再叮父母。形容子女非常孝順。
出處見前文《二十四孝》
2. 關於“孝順”的四字成語有哪些尊老愛幼
讀音: [ zūn lǎo ài yòu ]
釋義:形容人的品德良好
2、扶老攜幼
讀音;[ fú lǎo xié yòu ]
釋義:拉著,帶領。攙著老人,領著小孩。
出 處:《戰國策·齊策四》:“孟嘗君就國於薛。未至百裏;民扶老攜幼;迎(孟嘗)君道中。
3、孝子慈孫
讀音: [ xiào zǐ cí sūn ]
釋義:對祖先孝順的子孫。
出 處:《孟子·離婁上》:“雖孝子慈孫,百世不能改也。”
4、孝子賢孫
讀音: [ xiào zǐ xián sūn ]
釋義:孝敬父母的有德行的子孫。
出 處:元·劉唐卿《降桑椹》:“聖人喜的是義夫節婦;愛的是孝子賢孫。”
5、孝子順孫
讀音:[ xiào zǐ shùn sūn ]
釋義:指孝順父母的兒子,有德行的孫子。
出 處:《漢書·武帝紀》:“今天下孝子順孫,願自竭盡以承其親。”
造句:1.中國人民歷來有尊老愛幼的傳統美德。
2. 尊老愛幼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
3. 中華民族自古就有尊老愛幼的傳統。
4. 大家都應具有尊老愛幼的好習慣。
5. 這是壹個尊老愛幼、伯塤仲篪的模範家庭。
3. 形容孝順的四個字成語壹 孝感動天
二 親嘗湯藥
三 嚙指痛心
四 百裏負米
五 蘆衣順母
六 鹿乳奉親
七 戲彩娛親
八 賣身葬父
九 刻木事親
十 行傭供母
十壹 懷橘遺親
十二 埋兒奉母
十三 扇枕溫衾
十四 拾葚異器
十五 湧泉躍鯉
十六 聞雷泣墓
十七 乳姑不怠
十八 臥冰求鯉
十九 恣蚊飽血
二十 扼虎救父
二十壹 哭竹生筍
二十二 嘗糞憂心
二十三 棄官尋母
二十四 滌親溺器
4. 形容孝順父母的四字成語十分孝順,非常孝順,妳很孝順,孝順父母。
愛老慈幼 祝哽祝噎 陟岵陟屺 骨肉至親 骨肉相連
恩重如山 晨昏定省 寸草春暉 冬溫夏清 恩逾慈母
返哺之恩 甘馨之費 顧復之恩 藉草枕塊 敬恭桑材
敬老尊賢 勞而不怨 南山之壽 寢苫枕塊 升堂拜母
壽比南山 壽山福海 菽水承歡 送往事居 先意承旨
顯親楊名 孝子賢孫 仰事俯畜 養生送死 義不背親
白雲親舍 必恭必敬 赤子之心 椿萱並茂 承歡膝下
5. 孝順的四字成語父慈子孝 父:指父母;子:子女。父母對子女慈愛,子女對父母孝順。
出處:《禮記·禮運》:“何謂人義?父慈,子孝,兄良,弟悌,夫義,婦聽,長惠,幼順,君仁,臣忠。”
父嚴子孝 父親嚴格管教子女,子女依順孝敬父親。
出處:唐·呂溫《廣陵陳先生墓表》:“始見壹鄉之人,父嚴子孝,長惠幼敬,見乎詞氣,發乎顏色。”
雞骨支床 原意是因親喪悲痛過度而消瘦疲憊在床席之上。後用來比喻在父母喪中能盡孝道。也形容十分消瘦。
出處: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德行》:“王戎和嶠同時遭大喪,俱以孝稱,王雞骨支床,和哭泣備禮。”
老萊娛親 表示孝順父母。
出處:西漢·劉向《列女傳》:“老萊子孝養二親,行年七十,嬰兒自娛,著五色彩衣,嘗取漿上堂,跌仆,因臥地為小兒蹄,或美鳥鳥於親側。”
母慈子孝 母親慈祥愛子,子女孝順父母,是封建社會所提倡的道德風範。
逆臣賊子 逆臣:叛亂之臣;賊子:忤逆之子。不忠不孝的反叛臣子。
出處:《晉書·王導傳》:“逆臣賊子,何世無之?豈意今者近出臣族!” 唐·陳子昂《請措刑科》:逆臣賊子,頓伏嚴誅。”
逆子賊臣 不忠不孝的反叛臣子。
出處:《敦煌變文·降魔變文》:“唯有逆臣賊子,欲謀王之國政,懷邪抱佞,不謹風謠。”
入孝出弟 指回家要孝順父母,出外要敬愛兄長。同“入孝出悌”。
出處:語出《論語·學而》:“子曰:‘弟子入則孝,出則悌。’”
入孝出悌 指回家要孝順父母,出外要敬愛兄長。亦作‘入孝出弟’。
出處:語出《論語·學而》:“子曰:‘弟子入則孝,出則悌。’”漢·桓寬《鹽鐵論·授時》:“教之以德,齊之以禮, *** 徙義而從善,莫不入孝出悌,夫何奢侈暴慢之有?”
扇席溫枕 形容對父母十分孝敬。同“扇枕溫席”。
扇枕溫衾 形容對父母十分孝敬。同“扇枕溫席”。
扇枕溫席 形容對父母十分孝敬。
出處:漢·劉珍《東觀漢記·黃香傳》:“冬無被褲而親極滋味,暑即扇床枕,寒即以身溫席。”
王祥臥冰 王祥臥冰求魚以奉母。比喻子女孝順父母。
烏鳥私情 烏鳥:古時傳說,小烏能反哺老烏。比喻侍奉尊親的孝心。
出處:晉·李密《陳情表》:“烏鳥私情,願乞終養。”
鸮鳥生翼 舊傳鸮鳥不孝,母哺翼成,啄母睛而去。比喻忘恩負義。
孝悌力田 指孝順父母,尊敬兄長,努力務農。
出處:《漢書·文帝紀》:“其遣謁者勞賜三老、孝者帛人五匹,悌者、力田二匹……以戶口率置三老孝悌力田常員。”
孝悌忠信 指孝順父母,尊敬兄長,忠於君主,取信於朋友的封建社會的應具備的道德標準。
出處:明·周楫《西湖二集·祖統制顯靈救駕》:“凡遇人,只勸人以‘孝悌忠信’四字。”
孝子慈孫 對祖先孝順的子孫。
出處:《孟子·離婁上》:“雖孝子慈孫,百世不能改也。”
孝子順孫 指孝順父母的兒子,有德行的孫子。
出處:《漢書·武帝紀》:“今天下孝子順孫,願自竭盡以承其親。”
孝子賢孫 孝敬父母的有德行的子孫。
出處:元·劉唐卿《降桑椹》:“聖人喜的是義夫節婦,愛的是孝子賢孫。”
衣冠梟獍 相傳梟是吃母的惡鳥,獍是吃父的惡獸。舊時比喻不孝的人。
出處:宋·孫光憲《北夢瑣言》卷十七:“河朔士人目蘇楷為衣冠梟獍。”
移孝為忠 指把孝順父母之心轉為效忠君主。
出處:語出《孝經·廣揚名》:“君子之事親孝,故忠可移於君。”
移孝作忠 指把孝順父母之心轉為效忠君主。同“移孝為忠”。
出處:謝覺哉《不惑集·愛父母》:“不錯,封建社會曾把養父母這件事塗上壹些神秘色彩。它是利用人類熱愛父母——‘孝親’的自然倫理,要人民‘移孝作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