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八字成語 - 成語分崩離析出自

成語分崩離析出自

成語分崩離析出自《季氏將伐顓臾》。

分崩離析是壹個漢語成語,意思是分裂、瓦解、分散。這個成語的壹段話:大道之行也,天下為公;大道既隱,天下為家。故遠人不服,則修文德以來之;既來之,則安之。今由與求也,相夫子,遠人不服而不能來也,邦分崩離析而不能守也,而謀動幹戈於邦內。

1、分崩離析出處

吾恐季孫之憂,不在顓臾,而在蕭墻之內。在這段話中,孔子描述了壹個理想的社會,其中大道通行,天下為公,遠方的人不服從則通過修治文德來招徠他們。

2、內部策劃幹戈

接下來,孔子提到當時的情況,即冉求和子路未能招徠遠方的人,導致國家分崩離析而不能保持穩定,他們卻在內部策劃幹戈。這表明孔子對於當時社會的動蕩和分裂感到擔憂。

分崩離析這個成語就是從這段話中提煉出來的。它用來形容壹個國家、組織或者家庭的分裂、瓦解和分散。這個成語的使用範圍很廣,可以用於描述各種分裂和瓦解的情況。

3、形容人際關系

此外,分崩離析還可以用於形容人際關系、團隊內部的分裂、矛盾和沖突。例如,在壹個公司或團隊中,如果成員之間的意見不合,可能會導致團隊的分崩離析,影響整個團隊的工作效率和發展。在這種情況下,分崩離析不僅是壹種形象的說法,也是壹種警示和反思。

總之,分崩離析是壹個非常常用的漢語成語,它形象地描述了壹個國家、組織或者家庭的分裂、瓦解和分散的狀態。同時,它也可以用於形容人際關系、團隊內部的分裂、矛盾和沖突。這個成語的使用範圍很廣,可以用於各種場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