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八字成語 - 成語尾大不掉的意思是什麽

成語尾大不掉的意思是什麽

尾大不掉的原義是尾巴太大,掉轉不靈,舊時比喻部下的勢力很大,無法指揮調度;現比喻機構龐大,指揮不靈。

尾大不掉是壹則來源於歷史故事的成語,成語有關典故最早出自於春秋·左丘明《左傳·昭公十壹年》。

出處

楚子城陳、蔡、不羹。使棄疾為蔡公。王問於申無宇曰:“棄疾在蔡何如?”對曰:“擇子莫如父,擇臣莫如君。鄭莊公城櫟而賓子元焉,使昭公不立。齊桓公城谷面真管仲焉,至於今賴之。臣聞五大不在邊,五細不在庭;親不在外,羈不在內。今棄疾在外,鄭丹在內,君其少戒。”

王曰:“國有大城,何如?”對曰:“鄭京、櫟實殺曼伯,宋蕭、毫實殺子遊,齊渠丘實殺無知,衛蒲、戚實出獻公。若由是觀之,則害於國。末大必折,尾大不掉,君所知也。”(春秋·左丘明《左傳·昭公十壹年》)

後人據此典故概括出成語“尾大不掉”。

成語故事

春秋時期,各個諸侯國之間經常發生兼並戰爭,魯昭公十壹年的春天,楚靈王在申地設埋伏誘捕了蔡侯,不久又把他殺害了。接著,楚靈王派大將公子棄疾率兵包圍了蔡國,到了這年冬天就把蔡國滅掉了。然後,楚靈王任命公子棄疾為蔡公,掌管蔡地。

壹天,楚靈王問大臣申無宇:“公子棄疾將蔡地治理得怎麽樣啊?”申無宇說:“天底下只有父親最了解自己的兒子,也只有君王最了解自己的臣子。公子棄疾在蔡地政績卓著,做得很好,您的選擇是正確的。

但是我聽人們說:“在正常的情況下,和君王親近的人是不會任外職的,而從他國來的人也不應該擔任內官。但是我國的情況是公子棄疾遠在蔡國,而鄭國的公子丹卻在我國官居要職,您應該好好想想這個問題,提早防範。”

楚靈王聽了之後就說:“我國周圍都有高大的城墻,雖然在國內有些人的封地面積很大,但我想應該不會對國都構成威脅,不會有什麽問題的。”申無宇聽了之後非常無奈,因為實際情況是國內過大的分裂勢力已經威脅到楚靈王的統治,而他自己竟然渾然不覺。

見楚靈王還不明白如今的處境,申無宇只好直截了當地說:“鄭、宋、齊、衛都曾因封地勢力過大而發生動亂,衛國的蒲邑、戚邑就是兩個大封地,封地之主就憑借自己強大的勢力驅逐了衛獻公。獻公的城墻也和您的壹樣高大,但是卻遭到了這樣的厄運,就是因為下屬的勢力太大之後就很難聽從君主的指揮。

這就好比動物的尾巴如果太大了就不容易搖動,樹梢的枝葉如果過於茂盛就很容易導致整棵樹折斷。我想我說到這裏您應該明白了吧。”

聽了申無宇的話,楚靈王這才明白自己的處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