栩栩如生,漢語成語,拼音是xǔ xǔ rú shēng,通常比喻畫作、雕塑中的藝術形象等生動逼真,就像活的壹樣。出自《莊子·齊物論》。
成語出處。
《莊子·齊物論》:“昔者莊周夢為胡蝶,栩栩然胡蝶也,自喻適誌與!不知周也。俄然覺,則茫茫然周也。”
成語典故。
中國古代哲學家莊子在自己著作中曾經寫出了這樣壹個故事:“昔者莊周夢為胡蝶,栩栩然胡蝶也,自喻適忘與!”意思是說,莊周作了壹場夢,夢見自己變成壹只美麗的蝴蝶,比真的蝴蝶還美,活靈活現,在空中翩翩起舞。他自覺得非常快活得意,簡直忘記了世界還有莊周這麽壹個人。
成語用法。
作謂語、定語、狀語;指形象非常逼真。
示例這些畫裏的蝦之所以栩栩如生,是由於他深刻觀察過真正的蝦的生活,筆墨變化、寫照已經達到了極高境界的緣故。( 秦牧《蝦趣》)
成語辨析。
近義詞:呼之欲出、活龍活現、 惟妙惟肖 等。
反義詞:奄奄壹息、半死不活、死氣沈沈 等。
歇後語: 河裏的鰱魚。
燈謎: 疏林落鳥對不識。
栩栩如生造句:
1、妳的這幅畫真的是畫的栩栩如生啊!
2、如此栩栩如生的作品妳都能夠畫出來,我真的是自嘆不如啊!
3、我想請問妳是怎麽把這條龍畫得如此栩栩如生的呢?
4、我從來沒看到誰能夠把蝦子畫得妳這樣栩栩如生的。
5、這裏的每壹件作品都是那麽的栩栩如生。
6、我覺得春熙路的那幾個雕塑都是那麽的栩栩如生。
7、那幅畫的線條雖然樸拙,但描繪出來的人物形象卻栩栩如生,躍然紙上。
8、晌午,烈日當空,雲彩匯聚在壹起,形成栩栩如生的圖案,有的像花甲老人頭上的白發,有的像入口即化使人心曠神怡的棉花糖,有的像怒不可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