兼而有之 指同時占有或具有有關的各方面
將欲取之,必先與之 要想奪取他壹些什麽,得先給予他壹些什麽
敬而遠之 敬:尊重;遠:不接近;之:代詞,指對象。表示尊敬卻有所顧慮不願接近
不了了之 了:了結,結束。用不了結的辦法去了結。指把事情放在壹邊不管,就算完事。
大而化之 化:改變,轉變。原指大行其道,使天下化之。後形容做事情不小心謹慎。
淡然處之 以冷淡的態度對待它,不拿它當回事。
淡然置之 很冷淡地放在壹旁。形容毫不在意。
等而上之 按某壹等級,由此再往上。
等而下之 由這壹等逐級往下。指跟某壹事物比較起來更差。
等閑視之 等閑:尋常,壹般。把它看成平常的事,不預重視。
篤而論之 篤:切實。確切地論述。
感慨系之 感:感觸;慨:慨嘆;系:聯結。有所感觸,慨嘆不已。
姑妄聽之 姑:暫且;妄:隨便,胡亂。姑且隨便聽聽,不壹定就相信。
姑妄言之 姑且隨便說說,不壹定有什麽道理。
好自為之 為:幹,做。喜歡自己親手去做。
好自為之 為:幹,做。喜歡自己親手去做。
何德堪之 有什麽德能承受得起這樣的封賞。
極而言之 從最極端的情況來說。指把話說到頭。
計無付之 再沒有別的辦法可想,不得不這樣。
交臂失之 比喻遇到了機會而又當面錯過。
久而久之 經過了相當長的時間。
困而學之 困:困惑。遇到困惑的時候就學習。
漠然置之 置:放。很冷淡地把它擱在壹邊。指對人或事態度冷淡,放在壹邊不理。
偶壹為之 指平常很少這樣做,偶爾才做壹次。
取而代之 指奪取別人的地位而由自己代替。現也指以某壹事物代替另壹事物。
生而知之 生下來就懂得知識和道理。這是唯心主義者的觀點。
堂而皇之 形容公然毫不隱諱地(多含貶義)。
泰然處之 泰然:安然,不以為意的樣子;處:處理,對待。形容毫不在意,沈著鎮定。
聽之任之 聽、任:隨,任憑;之:代詞,代人或事物。任憑事物存在發展而不去過問。
寤寐求之 比喻迫切地希望得到某種事物。
心向往之 對某個人或事物心裏很向往。
學如不及,猶恐失之 學習好像追趕什麽,總怕趕不上,趕上了又怕被甩掉。形容學習勤奮,進取心強。又形容做其他事情的迫切心情。
要而言之 概括地說,簡單地說。
以意為之 只憑自己的主觀想法去做。
壹笑置之 笑壹笑,就把它放在壹邊了。表示不當回事。
壹以貫之 貫:貫穿。用壹個根本性的事理貫通事情的始末或全部的道理。
總而言之 總的說起來。
分而治之 ①分別治理。②利用手段使國家、民族或宗教等產生分裂,然後對其進行控制和統治。
計無所之 猶言計無所出。
默而識之 默:不語,不說話。識:記。把所見所聞默默記在心裏。
品而第之 品:品評,區分;第:等第,等級。品評優劣而後確定他的等級。
神而明之 指表面玄妙的事理。
思所逐之 盤算著如何驅趕他們。
推而廣之 推展開來而且把它擴大。也指從壹件事情推及其它。
無所用之 沒有地方可以用上它。
小大由之 指用途可大可小。
心鄉往之 對某人或某些事物心裏很仰慕。
壹笑了之 笑壹笑就算了事。表示不予重視。
壹走了之 謂不顧而去。
尤而效之 謂明知其為錯誤而有意仿效之。
折而族之 推翻他,而且殺他的家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