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 yī yán jiǔ dǐng
解釋: 九鼎:古代國家的寶器,相傳為夏禹所鑄。壹句話抵得上九鼎重。比喻說話力量大,能起很大作用。
出處: 《史記·平原君列傳》:“毛先生壹至楚而使趙重於九鼎大呂。毛先生以三寸之舌,強於百萬之師。勝不敢復相士。”白話譯文:毛先生壹至楚,而使趙重於九鼎大呂。毛先生三寸之舌,強於百萬之師。
舉例造句: 妳若是專家或者要人,壹言九鼎,那自當別論。
2、 九五之尊
拼音: jiǔ wǔ zhī zūn
解釋: 九五:指帝位。舊指帝王的尊位。
出處: 《周易·乾》:“九五,飛龍在天,利見大人。”白話譯文:飛龍壹樣飛在高高的天上,更易於見到德高望重的人。
舉例造句: 接成湯之胤,位九五之尊,承帝王之統。
3、九戰九勝
拼音: jiǔ zhàn jiǔ shèng
解釋: 形容每戰必勝。
出處: 《呂氏春秋·首時》:“九戰九勝,追北千裏。”白話譯文:每戰必勝,追擊敵寇到了千裏之外。
舉例造句: 從鄭親王濟爾哈朗略錦州、松山、杏山,九戰九勝。
4、鳳引九雛
拼音: fèng yǐn jiǔ chú
解釋: 為天下太平、社會繁榮的吉兆。
出處: 《晉書·穆帝紀》:“(升平四年)二月,鳳凰將九雛見於豐城。”
5、舉十知九
拼音: jǔ shí zhī jiǔ
解釋: 列舉出的十件事情中,通曉的就有九件。比喻學識淵博。
出處: 唐·張說《唐故豫州刺史魏君神道碑》:“聖人之所誌,聞壹而反三;君子之所能,舉十而知九。”白話譯文:聖人能從壹件事情類推而知道其他許多事情。君子列舉出的十件事情中,通曉的就有九件。
舉例造句: 德才兼備,舉十知九的教師,在學生中間自然有壹種崇高的威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