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安之若素
拼音: ān zhī ruò sù
解釋:安然相處,和往常壹樣,不覺得有什麽不合適。
出處: 清·範寅《越諺·附論·論墮貧》:“貪逸欲而逃勤苦,喪廉恥而習諂諛,甘居人下,安之若素。”
2、安貧樂道
拼音: ān pín lè dào
解釋:安於貧窮,以堅持自己的信念為樂。舊時士大夫所主張的為人處世之道。
出處: 《後漢書·楊彪傳》:“安貧樂道,恬於進趣,三輔諸儒莫不慕仰之。”
3、安身立命
拼音: ān shēn lì mìng
解釋:指生活有著落,精神有所寄托。
出處: 宋·釋道原《景德傳燈錄》卷十:“僧問:‘學人不據地時如何?’師雲:‘汝向什麽處安身立命?’”
4、安分守己
拼音: ān fèn shǒu jǐ
解釋:規矩老實,守本分,不做違法的事。
出處: 宋·袁文《翁牖閑評》八:“彼安分守己,恬於進取者,方且以道義自居,其肯如此僥幸乎?”
5、安然無恙
拼音: ān rán wú yàng
解釋: 原指人平安沒有疾病。現泛指事物平安未遭損害。
出處: 《戰國策·齊策》:“歲亦無恙耶?民亦無恙耶?王亦無恙耶?。”
2. 什麽安的四字成語壹路平安、
局促不安、
惴惴不安、
國泰民安、
隨遇而安、
忐忑不安、
焦躁不安、
忸怩不安、
轉危為安、
惶恐不安、
動蕩不安、
入土為安、
坐立不安、
反側獲安、
寢饋難安、
眾心不安、
擲果潘安、
竹報平安、
因循茍安、
怖鴿獲安、
燕幕自安、
居無求安、
踧踖不安、
四鄰不安、
萬世之安、
於心不安、
磐石之安、
跼蹐不安、
寢食難安、
泰山之安、
天平地安、
棲棲不安、
心神不安、
驚惶不安、
行坐不安、
畏難茍安、
去危就安、
買靜求安、
壹枕槐安、
轉側不安、
居常之安、
衣食所安、
寢不遑安、
人不自安、
寢饋不安、
頹唐不安、
驚悸不安、
長治久安。
3. 身心安什麽的四字成語有哪些安安逸逸安閑舒適,自由自在出處:清·曹雪芹《紅樓夢》第100回:“給他娶了親,原想大家安安逸逸的過日子,不想命該如此,偏偏娶的嫂子又是壹個不安靜的,所以哥哥躲出門的。”鞍馬勞倦指長途跋涉或戰鬥中備嘗困乏。出處:明·施耐庵《水滸傳》第二
四字成語\身心
安安逸逸安閑舒適,自由自在出處:清·曹雪芹《紅樓夢》第100回:“給他娶了親,原想大家安安逸逸的過日子,不想命該如此,偏偏娶的嫂子又是壹個不安靜的,所以哥哥躲出門的。”鞍馬勞倦指長途跋涉或戰鬥中備嘗困乏。出處:明·施耐庵《水滸傳》第二
4. 帶平和安的四字成語有哪些平白無辜清白無罪平白無故憑空;無緣無故平步青霄見“平步青雲”平步青雲同“平地青雲”平淡無奇亦作“平淡無奇”。
平平常常,無奇特之處平淡無奇見“平淡無奇”平地登雲見“平地青雲”平地風波語本唐劉禹錫《竹枝詞》:“常恨人心不如水,等閑平地起波瀾。”唐杜荀鶴《將過湖南經馬當山廟因書三絕》之二:“祗怕馬當山下水,不知平地有風波。”
後以“平地風波”比喻突然發生的糾紛或事故平地風雷猶言平地壹聲雷平地起雷猶言平地壹聲雷平地青雲語本唐曹鄴《杏園宴呈同年》詩:“壹旦公道開,青雲在平地。”後以“平地青雲”比喻境遇突然變好,順利無阻地壹下子達到很高的地位平地壹聲雷①平地突發巨響。
多喻聲名地位驟然提高,或突然發生意外之事。②炮仗名平分秋色語本《楚辭·九辯》:“皇天平分四時兮,竊獨悲此廩秋。”
唐韓愈《合江亭》詩:“窮秋感平分,新月憐半破。”後以“平分秋色”喻雙方各得壹半平風靜浪風平浪靜。
多以喻平靜無事平鋪直敘說話或寫文章時把意思平直而不加修飾地敘述出來平起平坐比喻地位或權力相等平心定氣見“平心靜氣”平心而論平心靜氣地評論平心靜氣亦作“平心定氣”。亦作“平心易氣”。
心情平和,態度冷靜平心易氣見“平心靜氣”平易近民見“平易近人”平易近人原作“平易近民”。謂態度謙遜溫和,使人容易親近。
亦謂文字淺顯明白,使人容易了解平原易野平坦而無險阻的原野安邦定國使國家平安穩定安不忘危處在平安的環境,要經常想到可能會出現的困難危險安步當車緩緩步行,當作坐車。語本《戰國策·齊策四》:“晚食以當肉,安步以當車。”
安常習故謂習慣於成規安堵樂業同“安居樂業”安分守己安守本分,規矩老實安份守己見“安分守己”安富尊榮安逸富足,尊貴榮耀安故重遷安於舊俗,不輕易改變安家樂業猶安居樂業安家立業成立家庭,建立事業安家落戶①把家庭安置在某地,長期住下去。②比喻某種生物被引進到新地方後,同原產地壹樣地生長繁殖安居樂業安定地生活,愉快地從事其職業安老懷少尊重老人,使其安逸;關懷年輕人,使其信從。
語本《論語·公冶長》:“子路曰:‘原聞子之誌。’子曰:‘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懷之。
’”邢昺疏:“此夫子之誌也。懷,歸也,言己原老者安,己事之以孝敬也……少者歸,己施之以恩惠也。”
安樂窩宋邵雍自號安樂先生,隱居蘇門山,名其居為“安樂窩”。後遷洛陽天津橋南仍用此名。
曾作《無名公傳》自況:“所寢之室謂之安樂窩,不求過美,惟求冬暖夏涼。”又作《安樂窩中四長吟》:“安樂窩中快活人,閑來四物幸相親:壹編詩逸收花月,壹部書嚴驚鬼神,壹炷香清沖宇泰,壹樽酒美湛天真。”
後泛指安靜舒適的住處安民告示安定民心的告示安內攘外漢張仲景《傷寒論·太陽病上》:“甘草甘平,有安內攘外之能。”原就藥的療效而言。
後多指安定內部,排除外患安貧樂道謂安於清貧,以追求聖賢之道為樂。為古代儒家所提倡的立身處世的態度。
語本《論語·雍也》:“賢哉回也!壹簞食,壹瓢飲,在陋巷。人不堪其憂,回也不改其樂。”
何晏集解引孔安國曰:“顏淵樂道,雖簞食在陋巷,不改其所樂。”安然無恙平安無事安如太山見“安如泰山”安如泰山形容極其平安穩固。
泰,也寫作“太”安身樂業安穩快樂地過日子安身立命謂生活有著落,精神亦有所寄托安生服業平穩地生活,安心地從事自己的生業安生樂業猶安居樂業安時處順謂安於時運,順應變化。語本《莊子·養生主》:“適來,夫子時也;適去,夫子順也。
安時而處順,哀樂不能入也。”安土樂業安居本土,愉快地從事自己的職業安土重舊留戀故土,不輕易改變舊俗安土重居猶安土重遷安土重遷留戀故鄉,不願輕易遷居異地安心樂業心緒安定,生活愉快安心樂意心情安定,滿意安心落意放心,無憂慮安營下寨見“安營紮寨”安營紮寨亦作“安營下寨”。
①指軍隊駐紮。②現喻指為完成某項任務而建立臨時住所安於盤石象盤石壹樣安然不動。
形容安定穩固安於現狀習慣、滿足於目前的狀況,不求進取安枕而臥安安穩穩地睡眠。喻指無憂無慮安之若素謂對反常現象或不順利的情況視若平常,毫不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