怡然自得、悠遊自在、安居樂俗、安閑自得、稱心快意。
1、怡然自得
拼音:yí rán zì dé
釋義:指非常高興、滿足。釋義:形容高興而滿足的樣子。
出處:《列子·黃帝》:“ 黃帝 既寤,怡然自得。”
2、悠遊自在
拼音:yōu yóu zì zài
釋義:形容悠閑而舒適。
出處:唐·房玄齡等《晉書·苻堅載記·附王猛》:“自不參其神契,略不與交通,是以浮華之士鹹輕而笑之。猛悠然自得,不以屑懷。”
3、稱心快意
拼音:chèn xīn kuài yì
釋義:遇事如意,心情舒暢。稱心:恰合心願。快意:心情爽快舒適。
出處:明·淩濛初《初刻拍案驚奇》第25卷:“若得如此,亡魂俱稱心快意了。”
4、安居樂俗
拼音:?ān jū lè sú
釋義:?居住舒適安逸,習俗稱心樂意。
出處:《老子》第八十章:“民各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樂其俗,至老死不相往來。”
5、安閑自得
拼音:ān xián zì dé
釋義:自得:自己感到舒適。安靜清閑,感到非常舒適。
出處:明·馮夢龍《醒世恒言·蔡瑞虹忍辱報仇》:“不如在家安閑自在,快活過了日子,卻去討這樣煩惱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