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三顧茅廬:顧:拜訪;茅廬:草屋。原為漢末劉備訪聘諸葛亮的故事。比喻真心誠意,壹再邀請。
2、所向無敵:敵:抵擋。力量所指向的地方,誰也抵擋不住。形容力量強大,無往不勝。
3、開誠布公:開誠:敞開胸懷,顯示誠意。指以誠心待人,坦白無私。
4、三顧茅廬:比喻真心誠意,壹再邀請、拜訪有專長的賢人。
5、儉以養德:節儉有助於養成質樸勤勞的德操。
6、危急存亡:危急:危險而緊急。指關系到生存滅亡的緊急關頭。
7、任重才輕:責任重大,才能薄弱。表示力不勝任。
8、思賢如渴:如渴:如口渴思飲那般,形容迫切。比喻迫切的想延致有才德的人。
9、妄自菲薄:妄:胡亂的;菲薄:小看,輕視。過分看輕自己。形容自卑。
10、龍驤虎視:象龍馬高昂著頭,象老虎註視著獵物。形容人的氣慨威武。也比喻雄才大略。
11、計日而待:計:計算;待:等待。可以數著日子等待。形容為時不遠。
12、神機妙算:驚人的機智,巧妙的計謀。形容善於估計復雜的變化情勢,決定策略。
13、眾難群移:眾人心中都有疑難。
14、臨危受命:在危難之際接受任命。
15、七擒七縱:三國時,諸葛亮出兵南方,將當地酋長孟獲捉住七次,放了七次,使他真正服輸,不再為敵。比喻運用策略,使對方心服。
16、萬事具備,只欠東風:比喻什麽都已準備好了,只差最後壹個重要條件了。
17、如虎添翼:好像老虎長上了翅膀。比喻強有力的人得到幫助變得更加強有力。
18、遊辭巧飾:用沒有根據的話多方掩飾。
19、胸中鱗甲:比喻存心險惡。
20、如魚得水:好像魚得到水壹樣。比喻有所憑借。也比喻得到跟自己十分投合的人或對自己很合適的環境。
21、上樓去梯:比喻進行極其秘密的謀劃。也比喻誘人上當。
22、草船借箭:運用智謀,憑借他人的人力或財力來達到自己的目的.
23、我心如秤:表示自己處理事情極端公平。
24、鞠躬盡瘁:指小心、恭敬、謹慎,竭盡心力去效勞.
25、集思廣益:集:集中;思:思考,意見;廣:擴大。指集中群眾的智慧,廣泛吸收有益的意見。
諸葛亮1、國之大務,莫先於戒備。諸葛亮
2、士之相知,溫不增華,寒不改葉,能四時而不衰,歷夷險而益固。諸葛亮
3、夫君子之行,靜以修身,儉以養德,非淡泊無以明誌,非寧靜無以致遠。諸葛亮
4、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才須學也,非學無以廣才,非誌無以成學。諸葛亮
5、誌當存高遠。諸葛亮
6、夫學須靜也,才須學也,非學無以廣才,非誌無以成學。諸葛亮
7、圖以於易,為大於細。諸葛亮
8、靜以修身,儉以養德。諸葛亮
9、統治者必須具備外柔內剛的氣質。諸葛亮
10、勿以身貴而賤人,勿以獨見而違眾,勿持功能而失信。諸葛亮
11、聖人之治理也,安其居,樂其業。諸葛亮
12、怠慢則不能不開精,險躁則不能理性。諸葛亮
13、貴而不驕,勝而不悖,賢而能下,剛而能忍。諸葛亮
14、將不可驕,驕則失禮,失禮則人離,人離則眾叛。諸葛亮
15、勸農業,無奪其時。諸葛亮
16、淡泊以明誌,寧靜而致遠。諸葛亮
17、善將者,必有博聞多智者為腹心,由沈審謹密者為耳目,勇悍善敵者為爪牙。諸葛亮
18、非寧靜無以成學。諸葛亮
19、勢利之交,難以經遠。諸葛亮
20、大事起於難,小事起於易。諸葛亮
21、恢弘誌士之氣,不宜妄自菲薄。諸葛亮
22、刑罰知其所加,則邪惡知其所畏。諸葛亮
23、不傲才以驕人,不以寵而作威。諸葛亮
24、不學者,雖存,謂之行屍走肉耳。諸葛亮
25、茍全性命於亂世,不求聞達於諸侯。諸葛亮
26、不愛尺壁而重愛寸陰,時難遭而易失也。諸葛亮
27、鞠躬盡瘁,死而後已。諸葛亮
28、有文事必有武備。諸葛亮
29、欲思其利,必慮其害,欲思其成,必慮其敗。諸葛亮
30、非學無以廣才,非誌無以成學。諸葛亮
31、喜不應喜無事之事,怒不應怒無怒之物。諸葛亮
鄧文迪小編宋衛平小編董卿小編 諸葛亮名言警句諸葛亮名言警句
1、鞠躬盡瘁,死而後已。
2、怠慢則不能不開精,險躁則不能理性。 諸葛亮
3、喜不應喜無喜之事,怒不應怒無怒之物。 (三國)諸葛亮
4、夫君子之行,靜以修身,儉以養德,非淡泊無以明誌,非寧靜無以致遠。諸葛亮
5、刑罰知其所加,則邪惡知其所畏。諸葛亮
6、夫學須誌也,才須學也,非學無以廣才,非誌無以成學。 諸葛亮
7、非寧靜無以成學。 諸葛亮
8、淡泊以明誌,寧靜而致遠 三國諸葛亮
9、君子之所取者遠,則必有所待;所 三國諸葛亮
10、淡泊以明誌,寧靜而致遠。 (三國)諸葛亮
11、勢利之交,難以經遠。諸葛亮
12、夫學須靜也,才須學也,非學無以廣才,非誌無以成學。 諸葛亮
13、士之相知,溫不增華,寒不改葉,能四時而不衰,歷夷險而益固。諸葛亮
14、誌當存高遠。
15、將不可驕,驕則失禮,失禮則人離,人離則眾叛。諸葛亮
16、不傲才以驕人,不以寵而作威。 諸葛亮
17、統治者必須具備外柔內剛的氣質 三國諸葛亮
18、有文事必有武備 三國諸葛亮
19、不傲才以驕人,不以寵而作威。諸葛亮
20、聖人之治理也,安其居,樂其業。諸葛亮
21、夫學須靜也,才須學也,非學無以廣才,非誌無以成學。諸葛亮
22、恢弘誌士之氣,不宜妄自菲薄。諸葛亮
23、恢弘誌士之氣,不宜妄自菲薄。 諸葛亮
24、夫誌當存高遠,慕先賢,絕情欲,棄疑滯,使庶幾之誌,揭然有所存,惻然有所感;忍屈伸,去細碎,廣咨問,除嫌吝,雖有淹留,何損於美趣,何患於不濟。若誌不強毅,意不慷慨,徒碌碌滯於俗,默默束於情,永竄伏於平庸,不免於下流矣。 諸葛亮
25、鞠躬盡瘁,死而後已。諸葛亮
26、貴而不驕,勝而不悖,賢而能下,剛而能忍。 諸葛亮
27、鞠躬盡瘁,死而後已。 諸葛亮
28、勸農業,無奪其時。 諸葛亮(三國蜀)
29、非學無以廣才,非誌無以成學。諸葛亮
30、茍全性命於亂世,不求聞達於諸侯。 諸葛亮
31、有文事必有武備。諸葛亮
32、誌當存高遠。 諸葛亮
33、不愛尺壁而重愛寸陰,時難遭而易失也。 諸葛亮
34、不學者,雖存,謂之行屍走肉耳。 諸葛亮
35、將不可驕,驕則失禮,失禮則人離,人離則眾叛。 諸葛亮
36、喜不應喜無事之事,怒不應怒無怒之物。 諸葛亮
37、非淡泊無以明誌,非寧靜無以致遠。 諸葛亮
38、非寧靜無以成學。
39、非學無以廣才,非誌無以成學。 諸葛亮
40、靜以修身,儉以養德。諸葛亮
41、非學無以廣才 諸葛亮
42、不愛尺壁而重愛寸陰,時難遭而易失也。諸葛亮
43、欲思其利,必慮其害,欲思其成,必慮其敗 諸葛亮
44、刑罰知其所加,則邪惡知其所畏。 諸葛亮(三國蜀)《便宜十六策賞罰》
45、勿以身貴而賤人,勿以獨見而違眾,勿持功能而失信。 諸葛亮
46、國之大務,莫先於戒備 三國諸葛亮
47、勢利之交,難以經遠。 (三國)諸葛亮
48、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才須學也,非學無以廣才,非誌無以成學。 諸葛亮
49、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才須學也,非學無以廣才,非誌無以成學。諸葛亮
50、不傲才以驕人,不以寵而作威。
51、非學無以廣才,非誌無以成學。 諸葛亮
52、喜不應喜無事之事,怒不應怒無怒之物。諸葛亮
53、茍全性命於亂世,不求聞達於諸侯。諸葛亮
54、不愛尺璧而重愛寸陰,時難遭而易失也。
55、夫君子之行,靜以修身,儉以養德,非淡泊無以明誌,非寧靜無以致遠。 諸葛亮
56、統治者必須具備外柔內剛的氣質。諸葛亮
57、圖以於易,為大於細 三國諸葛亮
58、勿以身貴而賤人,勿以獨見而違眾,勿恃功能而失信。 諸葛亮
59、靜以修身,儉以養德。 諸葛亮
60、靜以修身,儉以養德。
61、非學無以廣才,非誌無以成學。
62、夫誌當存高遠。諸葛亮
63、恢弘誌士之氣,不宜妄自菲薄。
64、國之大務,莫先於戒備。諸葛亮
65、大事起於難,小事起於易 三國諸葛亮
66、欲思其利,必慮其害,欲思其成,必慮其敗。
67、曹操諸葛亮,脾氣不壹樣 民諺
68、壹個巧皮匠,沒有好鞋樣;兩個笨皮匠,彼此有商量;三個臭皮匠,勝過諸葛亮。 佚名
69、貴而不驕,勝而不悖,賢而能下,剛而能忍。
70、勿以身貴而賤人,勿以獨見而違眾,勿持功能而失信。諸葛亮
71、善將者,必有博聞多智者為腹心,由沈審謹密者為耳目,勇悍善敵者為爪牙 三國諸葛亮
72、善將者,必有博聞多智者為腹心,由沈審謹密者為耳目,勇悍善敵者為爪牙。諸葛亮
73、圖以於易,為大於細。諸葛亮
74、夫君子之行,靜以修身,儉以養德,非淡泊無以明誌,非寧靜無以致遠。
75、貴而不驕,勝而不悖,賢而能下,剛而能忍。諸葛亮
76、鞠躬盡瘁,死而後已。 諸葛亮
77、聖人之治理也,安其居,樂其業 三國諸葛亮
78、三個臭皮匠,合個諸葛亮 民諺
79、不學者,雖存,謂之行屍走肉耳。
80、士之相知,溫不增華,寒不改葉,能四時而不衰,歷夷險而益固。 諸葛亮
81、勸農業,無奪其時。諸葛亮
30句諸葛亮的名言警句諸葛亮小編諸葛亮名言名句 關於諸葛亮名言1、有制出妳著兵,好對外到能出妳著去多,不可以敗;好對外到制出妳著兵,有能出妳著去多,不可以勝。 ----《諸葛亮集·文集卷二兵都眼這大》
2、臨表涕零,不知所言。 ----《出師表》
3、淫慢則不能勵精,險躁則不能治性。 ----《誡子書》
4、夫君子之行,靜以修身,儉以養德。非淡泊無以明誌,非寧靜無以致遠。夫學須靜也,才須學也,非學無以廣才,非誌無以成學。淫慢則不能勵精,險躁則不能冶性。年與時馳,意與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窮廬,將復何及! ----《誡子書》
5、所為善者不虧心,人不棄者天難棄。 ----《諸葛亮傳》
6、姜伯約忠勤時事,思慮精密,考其所有,永南、季常諸人不如也。其人,涼州上士也。 須先教 中虎步兵五六千人。姜伯約甚敏於軍事,既有膽義,深解兵意。 ----《三國誌·蜀書·姜維傳》
7、忍屈伸,去細碎,廣咨家發,除嫌吝 ----《戒在道開用出甥書》
8、“上事以的上後下有主向四,則命壹上上事以上事以荊州而還對夫第以要我好宛、洛,上事以夫第妳大月子得率益州而還對眾出於秦川,百姓孰敢不簞食壺漿以迎上事以夫第者乎?誠如是,則霸業可成,漢室可興矣。”
9、悠悠蒼小為格邊,曷此其及。 ----《外把只國誌》
10、貴而不驕,勝而不悖,賢而能下,剛而能忍。
譯文:身居高位但不盛氣淩人,功勛卓著又不驕傲自大,有才能而能禮賢下士,個性剛直又能包容他人。 ----《將才》11、二臣賊子,妳枉活七十有六,壹生未立寸功,只會搖唇鼓舌!助曹為虐!壹條斷脊之犬,還敢在我軍陣前狺狺狂吠,我從未見過有如此厚顏無恥之人! ----《老版三國演義》
12、誠宜開張聖聽,以光先帝遺德,恢弘誌士之氣,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義,以塞忠諫之路。
13、寧靜以致遠,淡泊以明誌。
14、貌美不如玲瓏心,賢妻扶我青雲誌。 ----《夢三國》
15、喜不應喜無事之事,怒不應怒無怒之物。
16、吾乃諸葛孔明是也,得世人青睞,稱吾臥龍。 ----《英魂之刃》
17、壹夫有死,皆亮之罪。 ----《謝賀者》
18、臣本布衣,躬耕於南陽,茍全性命於亂世,不求聞(wén)達於諸侯。先帝不以臣卑(bēi)鄙(bǐ),猥(wěi委屈)自枉屈,三顧臣於草廬之中,咨臣以當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許先帝以驅馳。後值傾覆,受任於敗軍之際,奉命於危難之間,爾來二十有(y?u)壹年矣。 先帝知臣謹慎,故臨崩寄臣以大事也。 ----《出師表》
19、刑罰知其所加,則邪惡知其所畏。
20、亮再不能興兵討賊,悠悠蒼天何薄於我。
21、人多那帶第大時忠也,猶魚多那帶第大時有淵。 ----《兵過好》
22、就著多軍了好啊,空到我遠樣那到於對煥的裏的壹新 ----《新了眼會眼國》
23、鵬奮飛於北溟兮,擊水千裏。
展經綸於天下兮,開創镃基。 救生靈於塗炭兮,到處平夷。 立功名於金石兮,拂袖而歸 ----《待時歌》24、所謂命者,性也。性能命通,故聖人尊為地還往有,以個把命愚其人時她個智其聖。 ----《陰符經集釋》
25、廟堂之上,朽木為官!殿陛之間,禽獸食祿!狼心狗行之輩,滾滾當朝;奴顏婢膝之徒,紛紛秉政。以致社稷丘墟,生靈塗炭!汝等既登堂宇,理合匡政輔國,安民興邦;何期魚肉百姓,禍國殃民!罪惡深重,天地不容!天下之人,願生食汝等之肉!既為諂諛之臣,只可潛身縮首,茍圖衣食;安敢在睽睽眾目之下,妄言人性耶?此等逆賊聽真!汝不日當歸於九泉之下,有何面目見汝之先祖並枉死之良善乎! ----《諸葛亮罵死王朗》
26、出認壹壹表人上名是 ----《出認壹表》
27、子比種不可驕,驕則開向禮,開向禮則人離,人離則眾叛。
28、將不可驕,驕則失禮,失禮則人離,人離則眾叛。
將不可吝,吝則賞不行,賞不行則士不致命,士不致命則軍無功,無功則國虛,國虛則寇實矣。 ----《將苑》29、非學無以廣才,非誌無以成學。 ----《誡子書》
30、今南覺子已定,兵甲已足。 ----《出金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