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八字成語 - 形容“文學”的成語有哪些?

形容“文學”的成語有哪些?

形容“文學”的成語有:

嘆為觀止、韋編三絕、筆酣墨飽、美女簪花、白雪陽春。

嘆為觀止?[ tàn wéi guān zhǐ ]?

釋義:?

嘆:贊賞;觀止:看到這裏就夠了。指贊美所見到的事物好到了極點。

出 處:

《左傳·襄公二十九》:“觀止矣!若有他樂;吾不請已。”

造句:

1.這裏的天然奇景令人嘆為觀止!

2.看看那些嘆為觀止的電影和引妳深思的電視節目。

3.這壹增速固然令人嘆為觀止,但並非真的出人意料。

4.帕特森的電子書發布量也讓人嘆為觀止。

5.這件工藝品令人嘆為觀止。

韋編三絕?[ wéi biān sān jué ]?

釋義:?

韋編:用熟牛皮繩把竹簡編聯起來;三:概數,表示多次;絕:斷。編連竹簡的皮繩斷了三次。比喻讀書勤奮。

出 處:

西漢·司馬遷《史記·孔子世家》:“讀《易》,韋編三絕。”

造句:

1. 劉老先生讀書有韋編三絕的精神,所以他對每壹本書的內容都瞭若指掌。

2. 我們讀書如果能做到韋編三絕,就壹定會取的很大進步.

3. 哥哥讀書總是習慣反覆研讀,簡直到了韋編三絕的地步!

4. 要想把這本書吃透,沒點兒孔夫子韋編三絕的精神還不行!

5. 少年毛澤東韋編三絕,在文學上有很深的造詣。

筆酣墨飽?[ bǐ hān mò bǎo ]?

釋義 :

指文章表達流暢,內容充足。

出 處:

〖出處〗秦牧《藝海拾貝·巨日》:“那些作品的作者在節骨眼上,沒有真正做到筆酣墨飽,因此,便不能獲得預期的作用了。”

造句:

1.前兩句寫畫意詩情,筆酣墨飽,揮毫落筆,興會淋漓;後兩句,寫自己羽毛自惜,不妄不濫,高自期許,不隨流俗,寄托他對封建濁世的清高超逸思想。

2.八個大字,壹氣呵成,字跡如行雲流水,筆酣墨飽,精熟至極,即便是柳三根不識字之人,也覺得字跡漂亮,大氣磅礴。

3.二字雄健灑脫,筆酣墨飽,筆走龍蛇,當為書法大家所為。

4.不說筆走龍蛇,但筆酣墨飽卻還是能形容姬昊寫字時的感受。

5.為義邊看邊贊,說道這狀子筆酣墨飽條理清晰,想必此次去城隍廟定會壹告而準。

美女簪花?[ měi nǚ zān huā ]?

釋義:?

簪:插戴。形容書法娟秀。也比喻詩文清新秀麗。

出 處:

南朝·梁·袁昂《古今書評》:“衛常書,如插花美人,舞笑鏡臺。”

造句:

1.這些散文寫得風格秀麗,如美女簪花,沒想到作者竟是個山東大漢!

2.小巧清秀的字體,猶如美女簪花,卻又隱約帶著壹股諸葛若蘭的嬌蠻之氣。

3. 妳們看徽宗錢幣,所鑄範和壹體,體態各壹,或如美女簪花之自然窈窕,或如天孫織錦文彩斑斕,若“宣和”。

4. 繡工勻整,針線細密,設色精妙,如美女簪花,深得書法精髓。

5. 10月10日,十全十美日!送妳四盤佳肴:十全十美,美不勝收;十全十美,美輪美奐;十全十美,美意延年;十全十美,美女簪花!最後,願妳的生活十全十美!

白雪陽春?[ bái xuě yáng chūn ]?

釋義:?

原指戰國時代楚國的壹種較高級的歌曲。比喻高深的不通俗的文學藝術。

出 處:

戰國·楚·宋玉《對楚王問》:“其為《陽阿》、《薤露》,國中屬而和者數百人,其為《陽春》、《白雪》,國中屬而和者不過數十人而已。”

造句:

1.?春回大地寒微曉,白雪陽春花枝俏。春風賀喜無言語,吉祥如意妳在笑。今年春風總得意,壹句平安喜訊報。寄語短信風捎到,祝妳立春快樂哈哈笑!

2. 伴著白雪陽春,這些梅花壹壹綻放,主人欣賞之余,悠閑彈箏。

3. 被水淹日曬失聲21載經高手調理再奏白雪陽春。

4. 悠悠同窗情,綿綿伴此生,高山流水千年調,白雪陽春萬古情。

5. 生有自來死而後已好夢渺難尋白雪陽春絕調竟成廣陵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