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梅止渴[ wàng méi zhǐ kě ]
原意是梅子酸,人想吃梅子就會流涎,因而止渴。後比喻願望無法實現,用空想安慰自己。
該成語源於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假譎》:“魏武行役,失汲道,三軍皆渴,乃令曰:" 前有大梅林,饒子,甘酸可以解渴。" 士卒聞之,口皆出水,乘此得及前源。”
原文:魏武行役,失汲道,三軍皆渴,乃令曰:" 前有大梅林,饒子,甘酸可以解渴。" 士卒聞之,口皆出水,乘此得及前源。
譯文:曹操帶兵攻打宛城(今河南南陽)時,部隊行軍長途跋涉,路上又找不到取水的地方。士兵們都很口渴。曹操為了不耽誤行軍,指著前面壹個小山包說:“ 前面就有壹大片梅林,結了許多梅子,又甜又酸,可以用來解渴。”士兵們聽後,嘴裏都流出口水。終於到達了前方有水源的地方。
參考資料
成語詞典:/serach.ph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