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正言順
拼音:
[m?ng zh?ng y?n sh?n]
解釋:
名:名分,名義;順:合理、順當。原指名分正當,說話合理。後多指做某事名義正當,道理也說得通。
出處:
宋 蘇軾《太常少卿趙瞻可戶部侍郎制》:?先王之論理財也,必繼之以正辭,名正而言順,則財可得而理,民可得而正。?
舉例造句:
待小生得官回來,諧兩姓之好,卻不名正言順。
成語典故:
孔子因不滿魯定公沈迷酒色,帶領學生來到衛國,因衛靈公言而無信,就留下子路壹人,他帶領其他學生離開衛國。衛出公繼位後,讓子路去請孔子來衛國輔政。孔子說:?只有名義正當,說話合理,才能幹成大事。?
春秋時期,子路問孔子:?衛君想請妳幫他理政,您將先做什麽?孔子說:?先正名分。?子路說:?老師,您太迂腐了,名分有什麽好正的?孔子說:?妳真魯莽.名不正則言不順,言不順則事不成,事不成則教化不興,教化不興則刑罰不當,刑罰不當則老百姓不知所措。所以要先正名?。
後以?名正言順?謂做事理由正當而充分, 含有理直氣壯的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