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zhū sī mǎ jì
解釋:從掛下來的蜘蛛絲可以找到蜘蛛的所在,從馬蹄的印子可以查出馬的去向。比喻事情所留下的隱約可尋的痕跡和線索。
出處:清·王家賁《別雅序》:“大開通同轉假之門,泛濫浩博,幾凝天下無字不可通用,而實則蛛絲馬跡,原原本本,具在古書。”
示例:機敏的公安人員根據現場的~,很快找到了作案人的線索。
近義詞:壹望可知
反義詞:千絲萬縷、千頭萬緒
歇後語:墻上的蜘蛛網,草原上的馬蹄印
語法:作主語、賓語、狀語;指線索
英文:clues
日文:わずかな手(て)がかり
法文:toile d'araignée et trace de cheval
(蛛絲馬跡,蛛絲馬跡)
蜘蛛的細絲,馬蹄的痕跡。比喻隱約可尋的線索和依稀可辨的痕跡。
清沈德潛《說詩晬語》卷上:“自有灰線蛇蹤,蛛絲馬跡,使人眩其奇變,仍服其警嚴。”
清施閏章《蠖齋詩話·近體結句》:“結句有承上意者,須蛛絲馬跡乃佳。”
魯迅《華蓋集續編·送竈日漫筆》:“只因為公論和請帖之間看不出蛛絲馬跡,所以議論便堂哉皇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