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能自拔、欲罷不能
壹、不能自拔?[ bù néng zì bá ]?
解釋:拔:擺脫。不能主動地從痛苦、錯誤或罪惡中解脫出來。
出自:元末 脫脫、阿魯圖等《宋書·劉義恭傳》:“世祖前鋒至新亭,劭挾義恭出戰,恒錄在左右,故不能自拔。”
譯文:世祖前鋒到達新亭,劉劭挾義恭出戰,經常記錄在我的身邊,所以不能解脫出來。
二、欲罷不能?[ yù bà bù néng ]?
解釋:欲:想;罷:停,歇。要停止也不能停止。
出自:戰國?孔子《論語·子罕》:“夫子循循善誘人,博我以文,約我以禮,欲罷不能。”
譯文:夫子循循善誘人,先教我博學文章典籍,然後要我以禮約束自己的行為,我想停止不學了也不可能。
擴展資料
壹、不能自拔反義詞
勇往直前 [ yǒng wǎng zhí qián ]
解釋:勇敢地壹直向前進。
出自:宋·朱熹《朱子全書·道統壹·周子書》:“不顧旁人是非,不計自己得失,勇往直前,說出人不敢說的道理。”
譯文:不管別人是不是,不考慮自己得失,勇往向前,說出別人不敢說的道理。
二、欲罷不能反義詞?
甘之如飴?[ gān zhī rú yí ]
解釋:甘:甜;飴:麥芽糖漿。感到像糖那樣甜。指為了從事某種工作,甘願承受艱難、痛苦。
出自:周?孔子編訂《詩經·大雅·綿》:“堇茶如飴。”鄭玄箋:“其所生菜,雖有性苦者,甘如飴也。”
譯文:堇茶苦菜甜如糖。“鄭玄箋:“雖然有性苦的,也是心甘情願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