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海天壹色”,“海闊天空”,“滄海桑田”,“排山倒海”,“移山倒海”。
海天壹色[ hǎi tiān yī sè ]:海和天成為壹種顏色。比喻海和天都很廣闊,壹眼望不到邊,好像連在壹起壹樣。
海闊天空[ hǎi kuò tiān kōng ]像大海壹樣遼闊,像天空壹樣無邊無際。形容大自然的廣闊。比喻言談議論等漫無邊際,沒有中心。出處:唐·劉氏瑤《暗別離》:“朱弦暗斷不見人;風動花枝月中影。青鸞脈脈西飛去;海闊天空不知處。”
滄海桑田[ cāng hǎi sāng tián ]:桑田:農田。 大海變成桑田,桑田變成大海。比喻世事變化很大。出處:晉·葛洪《神仙傳·麻姑》:“麻姑自說雲;接侍以來;已見東海三為桑田。”
排山倒海[ pái shān dǎo hǎi ]:推開高山,翻倒大海。 形容力量強盛,聲勢浩大。出處:《資治通鑒·齊紀·高宗建武二年》:“昔世祖以回山倒海之威;步騎數十萬;南臨瓜步。諸郡盡降。”
移山倒海[ yí shān dǎo hǎi ]:搬動大山,翻倒大海。比喻人類改造自然的巨大力量和雄偉氣概。出處:明·許仲琳《封神演義》第36回:“善能移山倒海,慣能撒豆成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