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足鼎立成語
壹、成語典故
三足鼎立的典故出自《史記·淮陰侯列傳》,講述的是楚漢相爭時期,具有卓越軍事才能的大將韓信投歸劉邦以後,改變了楚強漢弱的局面。
當時,蒯通深知天下為劉邦還是項羽所得,韓信是個關鍵。他勸韓信不要依附也不損害劉邦和項羽的任何壹方,而是和他們三分天下,形成三足鼎立的局勢,以圖日後奪取天下。但韓信沒有聽從蒯通的勸告,在劉邦得勝以後,因謀反罪被呂後誅殺。
二、成語出處
“三足鼎立”是壹個漢語成語,其出處是《後漢書·竇融傳》。《後漢書》是壹部記載東漢歷史的紀傳體史書,由南朝宋史學家範曄所著。
竇融傳是《後漢書》中的壹篇傳記,主要記載了東漢初年的名臣竇融的生平事跡。在這篇傳記中,竇融提出了“三分鼎立”的策略,建議三個勢力分立,互相制約,以維持平衡。
具體來說,“三足鼎立”這個成語指的是三個實力相當的勢力或團體並立存在,互相之間保持著壹定的平衡和制約關系。這個成語現在仍然廣泛使用,可以用於各種場合,例如政治、經濟、文化等領域。
三足鼎立造句例句
1、?鑒於德國私營、國營和公私合營銀行的”三足鼎立”結構,其銀行業務系統將依舊無可避免的支離破碎。
2、三曰遠交近攻,待變法強大後,遠交莫如趙、秦,近攻莫如魏、楚、齊,既得魏、楚、齊,退可與趙、秦三足鼎立,進可壹舉而並天下!
3、關鍵時刻田雙棋的力量都比自己強大,壹個羅永春加上見風使舵的劉玉喬,現在的燕都常委會可算是三足鼎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