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朝三暮四
解釋:原指玩弄手法欺騙人。後用來比喻常常變卦,反復無常。
出自:現代魯迅《墳·燈下漫筆》:“厘定規則:怎樣服役,怎樣納糧,怎樣磕頭,怎樣頌聖。而且這規則是不象現在那樣朝三暮四的。”
語法:聯合式;作謂語、定語、狀語;含貶義,比喻反復無常的人
二、調三惑四
解釋:指挑撥是非。同“調三斡四”。
出自:《紅樓夢》第十回:“惱的是那狐朋狗友,搬是弄非、調三惑四。”
白話文:“煩惱的是那狐朋狗友,搬運這弄不、調三惑四。”
近義詞調三斡四
三、三番四覆
拼音[ sān fān sì fù ]
解釋三、四:指次數之多;番、覆:反復,翻悔。形容變化無常,反復多次。
出自:現代魯迅《書信集·致阮善先》:“其實楊在上海,最早不能用真姓名發表文章的了,因為大抵知道他為人三番四覆,不要看他的文章。”
四、言三語四
解釋:言、語:說、講。形容人多嘴雜,議論紛紛。
出自:元·武漢臣《玉壺春》第三折:“小生欲待要不去,懸心掛意,怎生撇得?欲待要去呵,又惹的人言三語四,使人惶恐,好兩難也呵!”
白話文:“我想等重要不去,懸在心掛意,怎麽能撇得?要想去呵,又惹的人說三句話四,讓人惶恐,好兩難呀!”
五、拉三扯四
解釋:指談話或議論亂牽扯到無關的人或事。
出自:清·曹雪芹《紅樓夢》第46回:“願意不願意,妳也好說,犯不著拉三扯四的。”
白話文:“願意不願意,妳也喜歡說,犯不上牽扯到無關的人。”
語法:聯合式;作謂語;指談話或議論亂牽扯到無關的人或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