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 音 běi mén nán yá
釋 義 北門:指羽林諸將;南牙:指宰相。指文武重臣。
出 處 《資治通鑒·唐紀中宗神龍元年》:“今天誘其衷北門南牙,同心協力,以誅兇豎,復李氏社稷。”
詞 目 北轍南轅
發 音 běi zhé nán yuán
釋 義 ①想往南卻駕車向北行駛。比喻行為和目的相反。②車子北往南來。喻人行無定跡。
出 處 見“北轅適楚”。
示 例 數十年以來,~,風檣篷底,有所見即借鈔,或錄草稿以歸。
★清·陸以湉《冷廬雜識·徐敬齋明經》
詞 目 南征北伐
發 音 nán zhēng běi fá
釋 義 形容轉戰南北,經歷了許多戰鬥。亦作“南征北討”。亦作“南征北戰”。
詞 目 槐南壹夢
發 音 huái nán yī mēng
釋 義 比喻人生如夢,富貴得失無常。
出 處 唐李公佐《南柯太守傳》載,淳於棼飲酒古槐樹下,醉後入夢,見壹城樓題大槐安國。槐安國王招其為駙馬,任南柯太守三十年,享盡富貴榮華。醒後見槐下有壹大蟻穴,南枝又有壹小穴,即夢中的槐安國和南柯郡。
示 例 寡人適方飲酒之間,想起大夫所譚神女之事,不覺神睛恍惚,睡思懵騰……正是只將桑海千秋事,付與~中。
★明王錂《春蕪記·宸遊》
詞 目 南郭先生
發 音 nán guō xiān shēng
釋 義 比喻無才而占據其位的人。
出 處 《晉書·劉寔傳》:“推賢之風不立,濫舉之法不改,則南郭先生之徒盈於朝矣。”
示 例 我們不能學~那樣濫竽充數。
詞 目 天南海北
發 音 tiān nán hǎi běi
釋 義 形容距離遙遠的不同地區。亦形容(談話)漫無邊際。
出 處 楊朔《熔爐》:“他素來最能關心戰士,天南海北,不管怎樣調皮搗蛋的人,壹經他教育改造,都能脫胎換骨。”
示 例 和他在壹起,覺得很自在,很安詳,可以~,無拘無束的聊天。
★秦牧《漫記端木蕻良》
詞 目 南冠楚囚
發 音 nán guān chǔ qiú
釋 義 南冠:楚國在南方,因此稱楚冠為南冠。本指被俘的楚國囚犯。後泛稱囚犯或戰俘。
出 處 《左傳·成公九年》:“晉侯觀於軍府,見鐘儀,問之曰:‘南冠而縶者,誰也?’有司對曰:‘鄭人所獻楚囚也。’使稅之,召而吊之。再拜稽首。”
示 例 鱸魚正美不歸去,空戴南冠學楚囚。(唐·趙嘏《長安秋夕》詩)
詞 目 終南捷徑
發 音 zhōng nán jié jìng
釋 義 指求名利的最近便是門路。也比喻達到目的的便捷途徑。
出 處 《新唐書·盧藏用傳》記載:盧藏用想入朝作官,隱居在京城長安附近的終南山,借此得到很大的名聲,終於達到了作官的目的。
示 例 借此認識了幾位當道,又結交了幾家富賈豪商,自以為~,即在此小小酒館之中,因此十分高興。(清·李寶嘉《文明小史》第四十四回
詞 目 南柯壹夢
發 音 nán kē yī mèng
釋 義 形容壹場大夢,或比喻壹場空歡喜。
出 處 唐·李公佐《南柯太守傳》
示 例 看榮華眨眼般疾,更疾如南柯壹夢。(元·鄭廷玉《金鳳釵》楔子)
詞 目 南腔北調
發 音 nán qiāng běi diào
釋 義 原指戲曲的南北腔調。現形容說話口音不純,攙雜著方言。
出 處 清·趙翼《檐曝雜記》卷壹:“每數十步間壹戲臺,南腔北調,備四方之樂。”
示 例 這個說話~的人,不適合當解說員。
詞 目 壽比南山
發 音 shòu bǐ nán shān
釋 義 壽命象終南山那樣長久。用於祝人長壽。
出 處 《詩經·小雅·天保》:“如月之恒,如日之升,如南山之壽。”
詞 目 擁書南面
發 音 yōng shū nán miàn
釋 義 比喻藏書極其豐富或嗜書之深。同“擁書百城”。
南 - 漢字
南指方向,早晨面對太陽,右手的壹邊,與“北”相對:南北。南方。南面。南國(指中國南部)。南陲(南部邊疆)。南極。南半球。復姓。南宮
基本信息折疊
拼音1.nán 2. nā
部首十
部外筆畫7
總筆畫9
五筆86&98FMUF
倉頡JBTJ
鄭碼EDLD
筆順編號122543112
四角號碼40227
UniCodeCJK
統壹漢字U+5357
基本字義折疊
南nán ㄋㄢ
◎ 方向,早晨面對太陽,右手的壹邊,與“北”相對:南北。南方。南面。南國(指中國南部)。南陲(南部邊疆)。南極。南半球。
◎ 姓。南nā ㄋㄚˉ
◎ 〔南無(mó)〕佛教用語,意思是合掌稽首,表示對佛尊敬或皈依,常加於佛、菩薩名的前面,如南無阿彌陀佛、南無觀世音菩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