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郢書燕說:比喻牽強附會,曲解原意。
2、鄭衛之音:指春秋戰國時鄭、衛等國的民間音樂。
3、兵車之會:春秋時齊桓公爭霸,屢次與諸侯會盟,其中在魯僖公年間的四次,齊國帶有軍隊,妳為“兵車之會”。
4、殺妻求將:比喻為了追求名利而不惜做滅絕人性的事。
5、伯玉知非:比喻知道以前不對。
6、彩衣娛親:後作為孝順父母的典故。
7、吹簫乞食:原指伍春秋時子胥於吳市吹簫向人乞討。後指沿街乞討。
8、董狐直筆:指敢於秉筆直書,尊重史實,不阿權貴的正直史家。
9、匪夷匪惠:形容才德不高而又駕馭的人。
10、管鮑之交:春秋時,齊人管仲和鮑叔牙相知最深。後常比喻交情深厚的朋友。
11、季孟之間:指在季、孟兩者之間,比上不足,比下有余。
12、九原可作:設想死者再生。
13、犒賞三軍:指獎賞、慰勞軍隊將士。
14、輪扁斫輪:指精湛的技藝。
15、暮虢朝虞:比喻覆滅變遷的迅速。
16、城北徐公:原指戰國時期齊國姓徐的美男子。後作美男子的代稱。
17、管鮑分金:比喻情誼深厚,相知相悉。
18、墨守成規:指思想保守,守著老規矩不肯改變。
19、望帝啼鵑:相傳戰國時蜀王杜宇稱帝,號望帝,為蜀治水有功,後禪位臣子,退隱西山,死後化為杜鵑鳥,啼聲淒切。後常指悲哀淒慘的啼哭。
20、圍魏救趙:原指戰國時齊軍用圍攻魏國的方法,迫使魏國撤回攻趙部隊而使趙國得救。後指襲擊敵人後方的據點以迫使進攻之敵撤退的戰術。
21、下裏巴人:原指戰國時代楚國民間流行的壹種歌曲。比喻通俗的文學藝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