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音:shāng yí zhōu dǐng
釋義:
夏商的青銅禮器。泛稱極其珍貴的古董。
因夏商周為漢文化之起始,而鼎是最重要青銅器物種之壹,是古代中國用以烹煮肉和盛貯肉類的器具。三代及秦漢延續兩千多年,鼎壹直是最常見和最神秘的禮器。“商彜夏鼎”從久遠的歷史年代與器物的珍貴及象征意義相疊加,強調古董極度稀少與珍貴。
近義詞:
商彜夏鼎
出處:
明·沈榜《宛署雜記·古墨齋》:“得其片言只字,自令曠心怡神,非必商彜周鼎之為寶也。”
清·沈起鳳《諧鐸·呂仙寶筏》:“君文氣息逼似《兩京》,次者亦韓潮蘇海,若以此獵取功名,譬猶執商彜夏鼎鬻諸五都之肆,非弗寶貴,而無如識者希也。”
示例:
清·曾樸《孽海花》第十壹回:“滿架圖書,卻堆得七橫八豎,桌上列著無數的商彜周鼎,古色斑斕。”
清·李百川《綠野仙蹤》:其為害也,驚心振耳,汙商彜夏鼎之光。
用法:
作賓語、定語;指極其珍貴的文物;
常用程度:
壹般成語;
感情色彩:
中性成語;
成語用語:
作賓語、定語;指極其珍貴的文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