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心同德
拼音:tóng xīn tóng dé
解釋:同德:為同壹目的而努力。指思想統壹,信念壹致。
出處:《尚書·泰誓中》:“予有亂臣十人,同心同德。”
示例:朕得天下,皆我君臣~以成大功。 ★《金史·太祖本紀》
近義詞:同心協力、同心戮力
反義詞:同床異夢、離心離德
語法:作謂語、定語、狀語;指思想統壹
英文:be of one mind
日文:壹心同體(いっしんどうたい)である
德文:ein Herz und eine Seele sein
成語故事:商朝末年,紂王荒淫無道、暴虐成性。手下的官員都是離心離德,軍心渙散。周武王聯合西部的八個諸侯,集結4萬兵力,親自率軍征討紂王。在出發前的誓師會上,他發表演講,表示上下要同心同德,不消滅紂王誓不罷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