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洗耳恭聽的主人公是誰 洗耳恭聽的意思是什麽
成語洗耳恭聽是什麽意思?洗耳恭聽的意思是指恭恭敬敬地聽別人講話。請人講話時的客氣話,指專心地聽。那麽,成語洗耳恭聽出自哪裏?成語洗耳恭聽的的主人公是誰?成語洗耳恭聽又有什麽典故? > 成語洗耳恭聽的主人公是許由。 > 許由,是堯舜時代的賢人道家前身。帝堯在位的時候,他率領許姓部落活在今天的行唐縣許由村壹帶活動,見到了賢人許由,便想傳位於許由。許由認為這是對他的壹種羞辱,便到潁水河洗他的耳朵。 成語洗耳恭聽的出處 > “洗耳”語出《高士傳.許由》:“堯欲召我為九州長,惡聞其聲,是故洗耳”。當時堯欲以九州長官相封,許由惡聞其聲,跑到穎水邊洗耳恭聽耳,意即出此。洗耳成為行為品德高尚的代表。 > 元·鄭廷玉《楚昭公》第四折:“請大王試說壹遍,容小官洗耳(席而)恭聽。” > 成語洗耳恭聽的典故 > “洗耳”語出《高士傳.許由》:“堯欲召我為九州長,惡聞其聲,是故洗耳”。當時堯欲以九州長官相封,許由惡聞其聲,跑到穎水邊洗耳恭聽耳,意即出此。洗耳成為行為品德高尚的代表。 > 相傳,上古時代的堯,知道許由的賢能,想把帝位讓給許由。但是,許由是個以不問政治為“清高”的人,不但拒絕了堯的請求,而且連夜逃進箕山,隱居不出。當時堯還以為許由謙虛,更加敬重,便又派人去請他,說:“如果堅不接受帝位,則希望能出來當個“九州長”。不料許由聽了這個消息,更加厭惡,立刻跑到山下的穎水邊去,掬水洗耳。 > 據《巢縣誌》記載,古巢城東城門有壹方池叫“洗耳池” ,池邊有壹條巷叫牽牛巷。相傳5000年前,巢父在池邊牽牛飲水時,批評壹代聖賢許由“浮遊於世,貪求聖名”,許由自慚不已,立即用池中清水洗耳、拭雙目,表示願聽從巢父忠告。後人為頌揚許由知錯就改的美德,遂將該方池取名為“洗耳池”,成語(席而恭聽)用“洗耳恭聽”的典故也由此產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