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不忘危的意思是在安定太平的時候,不能忘記有出現危險和災難的可能。
安不忘危出處:《周易·系辭下》:“是故君子安而不忘危,存而不忘亡,治而不忘亂,是以身安而國家可保也“。
安不忘危成語典故:
春秋時代,齊襄公昏庸,齊國內亂,公子小白為逃避殺身之禍,於公元前686年夏在鮑叔牙的保護下逃到位於菖國的姥姥家避難。第二年,齊襄公去世,公子小白歷經艱險回齊國做了國君,他就是後來的春秋五霸之首齊桓公。
壹天,齊桓公和管伸、鮑叔牙、寧戚喝酒,齊桓公跟鮑叔牙說:“先生為什麽不給我們祝酒呢?”鮑叔牙捧著酒杯站起來,說:“希望君王您不要忘記當年在菖國逃難的日子;希望管伸不要忘記和公子糾的逃亡生涯以及最後被綁縛著從魯國遣送回齊國的日子!”。
齊櫃公離開席位向鮑叔牙拜謝道:“我和兩位大夫都不會忘記這番教誨,齊國壹定不會就此衰敗的。”鮑叔牙這番話是要提醒桓公和大臣們居安思危,這樣才不會驕傲跋扈,才能守住來之不易的江山。
安不忘危成語寓意:由於人的天性懶惰,在安適之中常常因司空見慣和安逸因此少有動腦,更甚者總是只顧眼前享受而沖淡了防患意識。當文難不期降臨時即悔之晚矣。生活麻痹所釀成的災難,可以說不勝枚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