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鑿壁偷光
西漢匡衡,借用壁縫裏透過來的鄰居的燈光讀書。
2、囊螢映雪
晉代車胤,沒錢買燈油,便抓壹把螢火蟲來當燈讀書;
晉代孫康,冬天夜裏利用雪映出的光亮看書。
3、懸梁刺股
東漢孫敬,用繩子把頭發綁在房梁上,當他讀書疲勞時打盹了,頭壹低,繩子就會把頭皮扯痛了, 馬上就清醒了。
戰國蘇秦,壹打瞌睡, 就用錐子往自己的大腿上刺壹下,使自己清醒起來,再堅持讀書。
4、斷齏畫粥
範仲淹小時家貧,他只好住在廟裏讀書,晝夜不息,每日生活十分清苦,用兩升小米煮粥,隔夜粥凝固後用刀壹切為四,早晚各吃兩塊,再切壹些腌菜佐食。
5、韋編三絕
孔丘讀《易》,把串連竹簡的牛皮帶子也給磨斷了幾次。
6、牛角掛書
隋朝李密,他把《漢書》掛在牛角上,抓緊時間讀書。
7、隨月讀書
江泌就拿著書隨著月光壹邊移動壹邊看書,直到月光不見為止。
8、不恥下問
孔圉非常勤奮好學,非常聰明,而且如果有任何不懂的事情,就算對方地位或學問不如他,他都會大方而謙虛的請教,壹點都不因此而羞恥,這就是他難得的地方,因此賜給他“文公”的稱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