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八字成語 - 息事寧人什麽意思?

息事寧人什麽意思?

息事寧人的意思是:原指不生事,不騷擾百姓,後指調解糾紛,使事情平息下來,使人們平安相處。

出自:劉向·西漢《後漢書·章帝紀》:其令有司,罪非殊死,且勿案驗;及吏人條書相告,不得聽受,冀以息事寧人。

譯文:他命令有司,如果不是死刑罪,而且不要調查;等到吏人條書相告,不得受理,希望以息事寧人。

近義詞:相安無事、平心靜氣、排難解紛

擴展資料:

1、相安無事

解釋:相:互相;安:安穩。指彼此相處沒有什麽爭執或沖突,還過得去。

出自:宋·鄧牧《伯牙琴·吏道》:古者君民間相安無事者,固不得無吏,而為員不多。

譯文:古代的人君民之間彼此相處沒有什麽爭執或沖突,還過得去,固然不能沒有官吏,而為人不多。

2、平心靜氣

解釋:心情平和,態度冷靜。

出自:清·曹雪芹《紅樓夢》第七十四回:且平心靜氣,暗暗訪察,才能得這個實在;縱然訪不著,外人也不能知道。

譯文:而且心情平和,態度冷靜,暗暗察訪,才能得到這個事實在;即使這樣找不著,外面的人也不知道道。

3、排難解紛

解釋:原指為人排除危難,解決糾紛。今指調停雙方爭執。

出自:劉向·戰國《戰國策·趙策三》:所貴於天下之士者,為人排患釋難解紛亂而無取也。即有所取者,是商賈之人也,仲連不忍為也。

譯文:天下之士所看重的人,為人排除困難、解決糾紛而不取報酬。如果收取的,這是商人的,魯仲連不忍心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