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八字成語 - 如何正確使用成語

如何正確使用成語

建議妳找這篇課件看看

正確使用成語

[教學內容]

成語運用是連年高考的必考題型之壹,而排除錯誤選項是我們選出正確項的最常見、最有效方法;因此,明確成語誤用的類型對我們做準該題意義重大。

壹、成語誤用類型

判斷成語是否誤用通常可從以下幾個角度考慮:

(壹)語意重復類

成語使用中的意義重復是指句中已含有與成語本身的意義相互重疊或重復的部分,進而造成使用失當。語意重復,尤其是那種比較隱蔽的語意重復:不表現為字面上的重復,是成語使用中的壹種常見而疑難的錯誤類型。學生在解答成語辨析題時需要觀其形、明其義,辨其用法,聯系語境,考慮成語在具體語言環境中是否有意義重復的現象。

1.?他惡習不改,整日沈迷於賭博之中,最後弄得傾家蕩產,這完全是由於他咎由自取。

2.?他拿自己那篇不像樣的文章到處炫耀,也不怕被大家貽笑大方。

3.?這本拼湊起來的“名家”短篇小說集,幾乎沒有精彩之作,頂多有壹兩篇基本上還差強人意。

4.?那張合影中,左邊站著壹位英俊的解放軍戰士,右邊站著許多莘莘學子。(“莘莘”是形容眾多,與“許多”相重復)

5.?他雙眉緊鎖,沈默不語,恐怕真是有什麽難言之隱的苦衷。(“難言之隱”的“隱”與“苦衷”重復)

6.?江姐在獄中雖然全身被敵人打得遍體鱗傷,但仍然堅守黨的秘密。(“全身”與“遍體鱗傷”的“遍體”重復)

7.?綿延七八年,禍及半個中國的安史之亂,造成了人民的生靈塗炭。(“人民”與“生靈塗炭”的“生靈”重復)

(二)望文生義類

日常生活中我們往往通過字面意義簡單地理解成語的涵義,導致使用錯誤。考查成語使用時利用望文生義可以增加考生的失誤。成語的意義壹般是比較穩定的,其中有的語素仍保持著文言色彩,如果簡單從字面了解大意,或從現代漢語的角度去理解,就容易產生錯誤。成語突出的特點是意義的整體性,我們在使用時必須透過字面深入了解其本質的內涵。忌望文生義,宜整體理解。以下是常見的、容易產生此種錯誤類型的成語:

1.?這點小錯誤還算不上什麽,不足為訓,您不要老記在心上。畏首畏尾是幹不好工作的。

2.?乍暖還寒時候,他身著冬裝漫步在田野中,仍然覺得不寒而栗,不冷而發抖。形容十分恐懼。

3.?這篇文章觀點陳舊,材料單薄,語句不通,可謂不刊之論。

4.?上海申花隊雄厚的財力和人力是其他甲A球隊無法比擬的,只能望其項背。

5.?這部精彩的電視劇播出時,街上靜悄悄的,人們都在家裏,幾乎萬人空巷。

6.?老師無意間看到他對繪畫十分感興趣,便讓他登堂入室成為最年幼的學生。

7.?雖然他有不可推卸的責任,但因為認錯態度好,所以罪不容誅。

8.?有些同學寫的作文,文不加點,字跡潦草,叫人頭疼。

(三)色彩失當類

成語的色彩可以分為感情色彩和語體色彩。感情色彩中褒貶誤用是考查的重點,感情色彩變化則是難點。例如“燈紅酒綠”這個成語,有的同學只知道它有貶義(形容尋歡作樂的腐化生活),而不知道它還可以形容都市或娛樂場所夜晚的繁華景象,是個中性詞。

語體色彩是壹個難點,迄今為止高考還未出現,需要引起重視。語體色彩失當常常表現為口語和書面語的混用。成語由於來源不同,有的出自文史典籍,文藝作品,有的出自民間俗語。因此,有的成語常用在書面語中,有的則常出現在口語中,要根據不同的語境選用不同語體的近義成語。

1.?魯迅先生對於友人,尤其對於青年,愛護無所不至,不但盡心竭力,還常主動幫忙。

2.?現實中,有許多身居要職,卻胸無城府,思想頑固僵化,不思改革,甚至阻撓改革。

3.?齊白石畫展在美術館開幕了,國畫研究院的畫家競相觀摩,藝術愛好者也趨之若鶩。

4.?為了救活這家瀕臨倒閉的工廠,新上任的廠領導積極開展市場調查,狠抓產品質量和開發,真可謂處心積慮。

5.?小王深受大家信賴,這次被選為學生會主席,同學們無不彈冠相慶。(“彈冠相慶”指壹人當了官或升了官,他的同夥也互相慶賀將有官可做。它是壹個貶義成語。)

6.?我英勇的公安人員在車站守株待兔,壹舉將殺人後潛逃的罪犯擒獲。

(四)對象與範圍失當

成語因其詞義有所側重,這便確定了該詞語的大致適用對象、範圍。如成語“汗牛充棟”僅用於物(書),不能指人;“左右逢源”泛指事;“相提並論”可用於人,也可用於事;“栩栩如生”指人或生物的形象;“眉飛色舞”僅用於人。如果對成語所表達的習慣對象或範圍缺乏了解,便會使陳述和被陳述之間出現張冠李戴的現象。

1.?學習是循序漸進的,那種不紮紮實實地學好基礎知識就急於做高難度題的喧賓奪主的做法是不可取的。

2.?小羅看好了那件款式新穎的運動服,可惜帶的錢不夠,只好忍痛割愛。

3.?這裏有良好的水土條件,又有壹個團結向上的領導班子,因而人民的生活安居樂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