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八字成語 - 成語 病入膏肓

成語 病入膏肓

病入膏肓 ,漢語成語。

拼音:bìng rù gāo huāng,

釋義:形容病情嚴重,無法醫治。比喻事情到了無法挽救的地步。

“病入膏肓”常誤寫為“病入膏盲”,應註意。

膏肓:古以心尖脂肪為膏,心臟與隔膜之間為肓,膏肓之間是藥力不到之處。指病已危重到了無法救治的地步,也比喻事情到了無可挽回的地步。

1、春秋 魯.左丘明《左傳·成公十年》:“疾不可為也,在肓之上,膏之下,攻之不可,達之不及,藥不至焉,不可為也。

2、元 無名氏《小張屠》第壹折:“母親病入膏肓,妳孩兒仰天悲愴”

3、金 王若虛 《王內翰子端詩近來陡覺無佳思》詩:“功夫費盡謾窮年,病入膏肓豈易鐫。”

4、明 羅貫中《三國演義》 第五二回:“吾觀 劉琦 過於酒色,病入膏肓,現今面色羸瘦,氣喘嘔血;不過半年,其人必死。”

5、清 蒲松齡 《聊齋誌異·蓮香》:“生哽咽良久,自言知罪,但求拯救。 蓮 曰:‘病入膏肓,實無救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