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怒人怨 室怒市色 鮮車怒馬 天怒人怨 心花怒放 心花怒發 喜怒哀樂 喜怒不形於色 息怒停瞋 喜怒無常 嬉笑怒罵 嘻笑怒罵 嬉笑怒罵 勃然大怒 沖冠怒發 春筍怒發 東怒西怨 發怒穿冠 敢怒而不敢言 敢怒敢言 驚風怒濤 驚濤怒浪 橫眉怒目 橫眉怒視 鯨波怒浪 赫然而怒 金剛怒目 積羞成怒 疾言怒色 戟指怒目 狂風怒號 雷嗔電怒 嘻笑怒罵 嬉笑怒罵,皆成文章 鮮衣怒馬 眾怒難犯 眾怒難任 直眉怒目老羞成怒 雷霆之怒 怒火沖天 怒火中燒 怒不可遏 怒從心頭起 怒發沖冠 怒目而視 怒目橫眉 怒目切齒 怒猊渴驥 怒從心上起,惡向膽邊生 怒氣沖沖 怒氣沖天 怒氣填胸 惱羞變怒 惱羞成怒 怒形於色 遷怒於人 人怨神怒 人怨天怒 神怒人怨 室怒市色 鮮車怒馬 天怒人怨 心花怒放 心花怒發 喜怒哀樂 喜怒不形於色 息怒停瞋 喜怒無常 嬉笑怒罵。
2. 怒字開頭的成語怒不可遏 遏:止。憤怒地難以抑制。形容十分憤怒。 清·李寶嘉《官場現形記》第二十七回:“賈大少爺正在自己動手掀。 803
怒從心頭起,惡向膽邊生 比喻憤怒到極點就會膽大得什麽事都幹得。 《五代史平話》:“朱溫未聽得萬事俱休,才聽得後,怒從心上起,。 1568
怒發沖冠 指憤怒得頭發直豎,頂著帽子。形容極端。 《莊子·盜跖》:“盜跖聞之大怒,目如明星,發上指冠。”《史記。 927
怒火中燒 怒氣象火壹樣在心中燃燒。形容懷著極大。 600
怒目而視 睜圓了眼睛瞪視著。形容正要大發脾氣的。 明·羅貫中《三國演義》第三回:“李儒見丁原背後壹人,生得器宇。 630
怒目切齒 怒目:怒視的樣子;切齒:咬緊牙齒。形。 晉·劉伶《酒德頌》:“聞吾風聲,議其所以,乃奮袂攘衿,怒目切。 598
怒猊渴驥 猊:狻猊,即獅子;驥:駿馬。如憤怒的。 《新唐書·徐浩傳》:“始,浩父嶠之善書,以法授浩,益工。嘗書。 571
怒氣沖天 怒氣部上天空。形容憤怒到極點。 元·楊顯之《瀟湘雨》第四折:“我和他有甚恩情相顧戀,待不沙又。 531
怒形於色 形:顯露;色:臉色。內心的憤怒在臉上。 明·馮夢龍《東周列國誌》第十八回:“曹沫右手按劍,左手攬桓公。 916
怒從心上起,惡向膽邊生 比喻憤怒到極點就會膽大得什麽事都幹得。 《五代史平話》:“朱溫未聽得萬事俱休,才聽得後,怒從心上起,。 239
怒火沖天 形容憤怒之極,無法抑制。 老舍《龍須溝》第壹幕:“[程娘子]怒火沖天,不顧壹切地沖向狗。 103
怒目橫眉 聳起眉毛,瞪大眼睛。形容怒視的樣子。 五代·後蜀·何光遠《監戒錄》引陳裕詩:“橫眉怒目強幹嗔,便作。 67
怒氣沖沖 盛怒的樣子。 清·魏秀仁《花月痕》第十二回:“[錢同秀]壹手將煙燈砸在地下。 355
怒氣填胸 胸中充滿了憤怒。形容憤怒到了極點。 明·羅貫中《三國演義》第五十七回:“卻說周瑜怒氣填胸,墜於馬。 86
3. 怒開頭成語大全怒從心上起,惡向膽邊生: 比喻憤怒到極點就會膽大得什麽事都幹得出來。也泛指惱怒到極點。
怒火沖天: 形容憤怒之極,無法抑制。
怒氣沖沖: 盛怒的樣子。
怒氣填胸: 胸中充滿了憤怒。形容憤怒到了極點。
怒猊渴驥: 猊:狻猊,即獅子;驥:駿馬。如憤怒的獅子撬扒石頭,口渴的駿馬奔向泉水。形容書法遒勁奔放。
怒目橫眉: 聳起眉毛,瞪大眼睛。形容怒視的樣子。
怒形於色: 形:顯露;色:臉色。內心的憤怒在臉上顯露出來。
怒氣沖天: 怒氣沖上天空。形容憤怒到極點。
怒目切齒: 怒目:怒視的樣子;切齒:咬緊牙齒。形容極其憤恨。
怒目而視: 睜圓了眼睛瞪視著。形容正要大發脾氣的神情。
怒火中燒: 中;心中。怒火在心中燃燒。形容心中懷著極大的憤怒。
怒發沖冠: 指憤怒得頭發直豎,頂著帽子。形容極端憤怒。
怒不可遏: 遏:止。憤怒地難以抑制。形容十分憤怒。
4. 描寫怒的四字詞語怒的四字詞語 :
怒氣沖沖、
惱羞成怒、
狂風怒號、
滿腔怒火、
心花怒放、
嬉笑怒罵、
怒不可遏、
勃然大怒、
金剛怒目、
喜怒無常、
喜怒哀樂、
天怒人怨、
遷怒於人、
息怒停瞋、
醉怒醒喜、
神怒人棄、
神怒民怨、
發威動怒、
戟指怒目、
怒猊渴驥、
怒蛙可式、
藏怒宿怨、
怒從心生、
東怒西怨、
神怒民叛、
鮮衣怒馬、
敢怒敢言、
驚風怒濤、
怒發沖冠、
神怒鬼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