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成語: 罪不可逭
拼音: zuì bù kě huàn
解釋: 罪責不可逃避。
出處: 明·施耐庵《水滸全傳》第九十七回:“某等不能速來歸順,罪不可逭。”
2.成語: 罪不容誅
拼音: zuì bù róng zhū
解釋: 誅:把罪人殺死。罪惡極大,殺了也抵不了所犯的罪惡。
出處: 《漢書·遊俠傳序》:“況於郭解之倫,以匹夫之細,竊殺生之權,其罪已不容誅矣。”
3.成語: 罪當萬死
拼音: zuì dāng wàn sǐ
解釋: 形容罪惡極大。
出處: 《漢書·東方朔傳》:“糞土愚臣,忘生觸死,逆盛意,犯隆指,罪當萬死。”
4.成語: 罪惡滔天
拼音: zuì è tāo tiān
解釋: 滔天:漫天,彌天。形容罪惡極大。
出處: 宋·周密《齊東野語》卷十七:“今開慶誤國之人,罪惡滔天。”
舉例造句: 若是高俅在內,必然阻住,此賊累辱朝廷,罪惡滔天。 ★明·施耐庵《水滸全傳》第七十五回?
5.成語: 罪莫大焉
拼音: zuì mò dà yān
解釋: 指罪惡之重無過於此。
出處: 《左傳·昭公五年》:“豎牛禍叔孫氏,使亂大從,殺適立庶,又披其色,將以敕罪,罪莫大焉。”
6.成語: 罪魁禍首
拼音: zuì kuí huò shǒu
解釋: 魁:為首的。作惡犯罪的頭子。
出處: 明·鄭若庸《玉玦記·索命》:“雖是虔婆殺我,娟奴是禍首罪魁,追了他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