循循善誘(拼音:xún xún shàn yòu)
是壹則來源於文人作品的成語,成語相關典故最早出自《論語·子罕》。 該成語的意思是善於有步驟地引導別人進行學習。偏正式結構,在句子中壹般作謂語、定語、狀語,含褒義。?
成語出處:《論語·子罕》:“夫子循循然善誘人。博我以文,約我以禮。欲罷不能。”後人據此提煉出“循循善誘”這個成語。
成語故事:謝安,字安石,是東晉的政治家、書法家。官至侍中宰相,著名的淝水之戰的指揮者之壹,他很會運用啟發誘導的方法對子女進行教育。
在壹個下雪的日子裏,謝安把子侄們召集起來,為他們講解怎樣寫文章。講了壹會,雪突然大起來了。謝安想,這正可以試壹下孩子們的文思,啟發他們學會比興的方法,於是便停止了講解,高興地說:“妳們看,白雪紛紛何所似?”
孩子們立刻擁到廳堂門口,看著飄揚飛舞的雪花,有的想起“北風其涼,雨雪其滂”的句子,有的想起“今我來思,雨雪霏霏”的句子,還有的想起《穆天子傳》上“北風雨雪,天子遊黃臺之丘”的句子……但是紛紛揚揚的白雪像什麽呢,壹時都沒能找到貼切的比喻。
謝安的二哥謝據的長子,名叫胡兒,性格活潑,心直口快,想了壹下,覺得雪和鹽差不多,於是吟道:“撒鹽空中差可擬。”其他的孩子聽後,有的微笑,表示同意;有的搖頭,認為比擬不貼切。他們不約而同地把目光轉向了謝安,只見謝安手撚胡須,笑而不答。
這時謝安大哥謝奕的女兒謝道韞,笑了笑說:“叔叔,我看‘未若柳絮因風起’。”謝安壹聽覺得既貼切又富有新意,連聲說好,放聲大笑。孩子們也向道韞投過來欽慕的目光。後來,謝道韞成為了中國歷史上有名的才女。
謝家子弟在謝安的指導下,都成長為有用之才。在淝水之戰中,侄子謝玄為前鋒都督,兒子謝琰為輔國將軍,二人率晉軍沖鋒陷陣,對戰爭的勝利做了很大的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