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八字成語 - 十個寓言故事的成語,並解釋其意。

十個寓言故事的成語,並解釋其意。

1、驚弓之鳥

拼音:jīng gōng zhī niǎo

釋義:被弓箭嚇怕了的鳥不容易安定。比喻經過驚嚇的人碰到壹點動靜就非常害怕。

出處:《戰國策·楚策四》;《晉書·王鑒傳》:“黷武之眾易動,驚弓之鳥難安。”

2、鷸蚌相爭?

拼音:yù bàng xiāng zhēng

釋義:“鷸蚌相爭,漁翁得利”的省語。比喻雙方相持不下,而使第三者從中得利。

出處:清·湘靈子《軒亭冤·哭墓》:“波翻血海全球憫,問誰敢野蠻法律罵強秦?笑他鷸蚌相爭演出風雲陣。”

3、井底之蛙?

拼音:jǐng dǐ zhī wā

釋義:井底的蛙只能看到井口那麽大的壹塊天。比喻見識狹窄的人。

出處:《莊子·秋水》:“井蛙不可以語於海者,拘於虛也。”

4、杞人憂天

拼音:qǐ rén yōu tiān

釋義:杞:周代諸侯國名,在今河南杞縣壹帶。杞國有個人怕天塌下來。比喻不必要的或缺乏根據的憂慮和擔心。

出處:《列子·天瑞》:“杞國有人,憂天地崩墜,身亡所寄,廢寢食者。”

5、喪家之犬

拼音:sàng jiā zhī quǎn

釋義:無家可歸的狗。比喻無處投奔,到處亂竄的人。

出處:《史記·孔子世家》:“東門有人,其顙似堯,其項類臯陶,其肩類子產,然自要以下不及禹三寸,累累若喪家之狗。”

列句:

①主犯被擒,小嘍羅們四散奔逃,惶惶如喪家之犬。

②他們就象壹只搖尾乞憐的喪家之犬。

6. 畫蛇添足?

拼音:huà shé tiān zú

釋義:畫蛇時給蛇添上腳。比喻做了多余的事,非但無益,反而不合適。也比喻虛構事實,無中生有。

出處:《戰國策·齊策二》:“蛇固無足,子安能為之足?” 明·施耐庵《水滸全傳》第壹百十回:“將軍功績已成,威聲大震,可以止矣。今若前進,倘不如意,正如‘畫蛇添足’也。”。

列句:

①多寫上這壹句,不但沒增強表現力,反而成了畫蛇添足。

②假期裏爸爸問我畫蛇添足是什麽意思,我想了半天都想不出來。

7、指鹿為馬?

拼音:zhǐ lù wéi mǎ

釋義:指著鹿,說是馬。比喻故意顛倒黑白,混淆是非。

出處:《史記·秦始皇本紀》:“趙高欲為亂,恐群臣不聽,乃先設驗,持鹿獻於二世,曰:‘馬也。’二世笑曰:‘丞相誤邪?謂鹿為馬。’問左右,左右或默,或言馬以阿順趙高。”

列句:

①所謂指鹿為馬,今日是處處壹現實。

②妳說的話雖不是指鹿為馬,卻也是以羊易牛。

8、狐假虎威?

拼音:hú jiǎ hǔ wēi

釋義:狐貍假借老虎的威勢。比喻依仗別人的勢力欺壓人。

出處:《戰國策·楚策壹》:“虎求百獸而食之,得狐。……虎以為然,故遂與之行。獸見之皆走,虎不知獸畏己而走也,以為畏狐也。”

列句:

①偽軍狐假虎威,跟日本侵略者壹起對我冀中根據地進行"掃蕩"。

②像他那種狐假虎威、不學無術的人,最讓人瞧不起。

9、班門弄斧?

拼音:bān mén nòng fǔ

釋義:在魯班門前舞弄斧子。比喻在行家面前賣弄本領,不自量力。

出處:唐·柳宗元《王氏伯仲唱和詩序》:“操斧於班、郢之門,斯強顏耳。”宋·歐陽修《與梅聖俞書》:“昨在真定,有詩七八首,今錄去,班門弄斧,可笑可笑。”

列句:

①今天在各位名家面前談創作,我真是班門弄斧了。

②就憑妳這點本事,就敢在專家面前班門弄斧,真是可笑。

10、掩耳盜鈴

拼音:yǎn ěr dào líng

釋義:偷鈴鐺怕別人聽見而捂住自己的耳朵。比喻自己欺騙自己,明明掩蓋不住的事情偏要想法子掩蓋。

出處:《呂氏春秋·自知》:“百姓有得鐘者,欲負而走,則鐘大不可負。以椎毀之,鐘況然有聲。恐人聞之而奪己也,遽掩其耳。”

列句:

①青蛙以迅雷不及掩耳盜鈴之勢,大吼壹聲跳起,把蟲子捉住了。

②偶今天以迅雷不及掩耳盜鈴之勢如破竹般殺到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