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八字成語 - 關於從容的成語

關於從容的成語

描寫“從容”的成語:安步當車、昂昂自若、避難就易、不動聲色、不慌不忙、不徐不疾、從容自如、從容就義、從容不迫、綽綽有裕、綽有余裕。

成語釋義:

安步當車 ān bù dàng chē

釋義:安:安詳,不慌忙;安步:緩緩步行。以從容的步行代替乘車。

出處:《戰國策·齊策四》:“晚食以當肉,安步以當車,無罪以當貴,清靜貞正以自虞。”

避難就易bì nán jiù yì?

釋義: 就:湊近,靠近。躲開難的,去找容易的做。也指做事情先從容易的做起。

出處:《元史·文宗本紀》四:“大都總管劉原仁稱疾,久不視事,及遷同知儲政院事,即就職,僥幸巧宦避難就易。”

不動聲色bú?dòng?shēng?sè

釋義:聲:言談;色:臉色。在緊急情況下,說話、神態仍跟平時壹樣沒有變化。形容非常鎮靜。

出處:宋·歐陽修《相州晝錦堂記》:“垂紳正笏,不動聲色,而措天下於泰山之安。”

不慌不忙bù huāng bù máng

釋義:不慌張,不忙亂。形容態度鎮定,或辦事穩重、踏實。

出處:元·高文秀《襄陽會》第三折:“輪起刀來望我脖子砍,不慌不忙縮了頭。”

不緊不慢bù jīn bù màn

釋義:形容心情平靜,行動從容。

出處:清·李汝珍《鏡花緣》第十九回:“相形之下,走也不好,不走也不好;緊走也不好,慢走也不好,不緊不慢也不好;不知怎樣才好!”

不徐不疾bù xú bù jí

釋義:徐:慢。疾:快。不快不慢,從容自然。

出處:《莊子·天道》:“不徐不疾,得之於手,而應於心。” ?

躊躇滿誌chóu chú mǎn zhì

釋義:躊躇:從容自得的樣子;滿:滿足;誌:誌願。形容對自己取得的成就非常得意。 出處:《莊子·養生主》:“提刀而立,為之四顧,為之躊躇滿誌。”

處之泰然chǔ zhī tài rán

釋義:處:處理,對待;泰然:安然,不以為意的樣子。若無其事的樣子。形容處理事情沈著鎮定。也指對待問題毫不在意。

出處:晉·袁宏《三國名臣序贊》:“爰初發跡,遘此顛沛,神情玄定,處之彌泰。”

綽綽有裕chuò chuò yǒu yù

釋義:綽綽:寬裕舒緩的樣子;裕:寬綽,寬緩。形容態度從容,不慌不忙的樣子。

出處:《詩經·小雅·角弓》:“此令兄弟,綽綽有裕。”

綽有余裕chuò yǒu yú yù

釋義:形容態度從容,不慌不忙的樣子。後也指能力、財力足夠而有剩余。

出處:《孟子·公孫醜下》:“我無官守,我無言責也,則吾進退豈不綽綽然有余裕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