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正不阿,拼音是gāng zhèng bù ē,漢語成語,意思是剛強正直,不阿諛逢迎,無偏私。
壹、出處
明·余繼登《典故紀聞》卷十四:“有正大不阿,不行私謁者,便以為不賢。”
二、近義詞
壹身正氣、公正廉明、鐵面無私。
1、壹身正氣:比喻人光明磊落,剛正不阿。
2、公正廉明:意思是公平正直,廉潔嚴明。出自清·李寶嘉《官場現形記》第三十七回:“二則像大帥這樣公正廉明,做屬員的人,只要自己謹慎小心……還愁將來不得差缺嗎?”
3、鐵面無私:形容公正嚴明,不怕權勢,不講情面。出自清·無名氏《說呼全傳》:“偏偏那個包文正同他也是壹般的,朝廷十分信服,果然他是鐵面無私。”
三、反義詞
卑躬屈膝、趨炎附勢。
1、卑躬屈膝:意思是卑躬指低頭彎腰,屈膝指下跪。形容沒有骨氣,低聲下氣地討好奉承。出自《江陵州叢蘭精舍記》。
2、趨炎附勢:意思是奉承、依附有權有勢的人。源於歷史故事的成語,成語有關典故最早見於《晉書·王沈傳》。
剛正不阿的成語故事:
宋朝的包拯是壹個剛正不阿的清官,赴任揚州天長知縣時寫詩自勉:“清心為治本,直道是身謀。”他壹生敢於犯顏直諫,不謀私利,執法如山,鐵面無私,不畏權貴,不徇私情,為民除害,成為百姓心中的“包青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