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滔滔不絕
解釋:滔滔:形容流水不斷。像流水那樣毫不間斷。指話很多,說起來沒個完。
出自:五代後周·王仁裕《開元天寶遺事·走丸之辯》:“張九齡善談論,每與賓客議論經旨,滔滔不竭,如下阪走丸也。”
譯文:張九齡善於談論,每次和朋友討論經義要旨,滔滔不竭,如果下山坡跑球了。
2、縱橫捭闔
解釋:縱橫:合縱連橫;捭闔:開合,戰國時策士遊說的壹種方法。指在政治或外交上運用手段進行分化或拉攏。
出自:漢·劉向《戰國策序》:“蘇秦為從,張儀為橫,橫則秦帝,從則楚王,所在國重,所去國輕。”
譯文:蘇秦為從,張儀為橫,橫向是秦始皇,從那楚王,所在國重,所去國家輕。
3、舌戰群儒
解釋:舌戰:激烈爭辯;儒:指讀書人。指同很多人辯論,並駁倒對方。
出自:明·羅貫中《三國演義》第43回:“諸葛亮舌戰群儒。”
譯文:諸葛亮同很多人辯論,並駁倒對方。
4、口若懸河
解釋:若:好像;懸河:激流傾瀉。講起話來滔滔不絕,象瀑布不停地奔流傾瀉。形容能說會辨,說起來沒個完。
出自:南朝·劉義慶《世說新語·賞譽》:“郭子玄語議如懸河瀉水,註而不竭。”唐·韓愈《石鼓歌》:“安能以此上論列,願借辯口如懸河。”
譯文:郭子玄議論好像瀑布瀉水,註而不竭。“唐.韓愈《石鼓歌》:“怎麽能把這上論述,願借善辯之人發揮口若懸河。
5、語驚四座
拼音[ yǔ jīng sì zuò ]
解釋形容發言獨特、新奇,使人震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