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有可為和大有作為的釋義不同。
大有可為:比喻所做之事很有價值,很有發展前途。原意不能指人,現也可用以形容人。大有作為:意思是能夠充分發揮才能,做出很大成績。
成語出處
大有可為:清李寶嘉《文明小史》:“地方雖壹千余裏,仙民成俗,大有可為。”
大有作為:先秦孟軻《孟子·公孫醜下》:“故將大有為之君,必有所不召之臣,欲有謀焉則主不之。”
成語造句
大有可為:我要做壹名農學家,我堅信農業大有可為。
大有作為:要想在寫作上大有作為,必須多讀多練。
學會科普助力“雙減”,從“大有可為”到“大有作為”:
各學會作為專業領域聯系科技工作者的橋梁和紐帶,具有特定的組織和人才優勢,學會自身、會員單位和會員個人每年都會生產大量的權威科普內容。
為更好地探索學會服務於科學教育和青少年科學素質提升的有效模式,2022年中國科普研究所與6家全國學會、1家地方學會結合各自優勢力量面向青少年研制了60余小時的科普課程,並邀請院士專家開展了近百場面向青少年的科普講座。
諸如此類科普活動,每年在全國學會大規模開展,根據132家全國學會提交的2022年工作總結材料顯示,2022年度132家全國學會開展品牌科普活動***計達3.5萬余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