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八字成語 - 形容人腦子沒用的成語

形容人腦子沒用的成語

壹無是處、百無壹是、百無壹用、壹無可取、壹無所成

壹、壹無是處 [ yī wú shì chù ]

解釋:是:對,正確。沒有壹點兒對的或好的地方。

出自:明·張岱《與胡季望》:“是猶三家村子,使之治山珍海錯,烹飪燔炙,壹無是處。”

譯文:這就像三家村子,讓他治山珍海錯,烹飪燒烤,壹無是處。

二、百無壹是 [ bǎi wú yī shì ]

解釋:幹壹百件事,也沒有做對壹件。形容全都做錯了,壹無是處。

出自:宋·袁采《袁氏世範》:“至於百無壹是,且朝夕以此相臨,極為難處。”

譯文:幹壹百件事,也沒有做對壹件,而且每天都這樣,極為困難。

三、百無壹用 [ bǎi wú yī yòng ]

解釋:百樣之中無壹有用的。形容毫無用處。

出自:清·黃景仁《雜感》:“十有九人堪白眼,百無壹用是書生。”

譯文:十有九人在忍受白眼,百樣之中無壹有用的是書生。

四、壹無可取 [ yī wú kě qǔ ]

解釋:沒有壹點兒可以肯定的地方。

出自:明·馮夢龍《醒世恒言·盧太學詩酒傲王侯》:“心中大怒道:‘原來這俗物,壹無可取,都只管來纏帳,幾乎錯認了。”

譯文:心中大怒道:“原來這俗,壹個不可取,都只管來纏帳,幾乎吧錯認了。

五、壹無所成 [ yī wú suǒ chéng ]

解釋:壹點沒有成就。

出自:清·黃遵楷《跋》:“讀先兄病篤之書,謂平生懷抱,壹無所成,惟近古體詩能自立耳。”

譯文:讀之前哥哥病重時候寫的書,他的平生懷負,壹個都沒有完成,只有近古的體裁詩句能夠自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