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八字成語 - 尊師愛什麽成語?

尊師愛什麽成語?

A. 關於尊師愛師的四字成語

百世之師 程門立雪 寸草春暉 恩同父母 恩逾慈 經師人師 敬老慈幼 敬老尊賢 門墻桃李版 良師益友 師道權尊嚴 貪賢敬老 萬世師 嚴師益友 壹字之師 尊師重道 飲水思源 洗耳恭聽

B. 有哪些關於“尊師愛生”的詩句或成語

程門立雪復[ chéng mén lì xuě制 ]舊指學生恭敬受教。比喻尊師。

寸草春暉[ cùn cǎo chūn huī ]寸草:小草;春暉:春天的陽光。小草微薄的心意報答不了春日陽光的深情。比喻父母的恩情,難報萬壹。

恩同父母[ ēn tóng fù mǔ ]恩:恩惠;同:如同。待人的好處、恩惠之大如同父母壹樣。

經師人師[ jīng shī rén shī ]研究或傳授儒家經典的學者

敬老慈幼[ jìng lǎo cí yòu ]敬:尊敬;慈:憐愛。尊敬老人,愛護兒童。

敬老尊賢[ jìng lǎo zūn xián ]尊敬年紀大的或品德高尚、才能出眾的人。

門墻桃李[ mén qiáng táo lǐ ]門墻:指師長之門;桃李:比喻後進者或學生。 稱他人的學生。

良師益友[ liáng shī yì yǒu ]良:好;益:有幫助。使人得到教益和幫助的好老師和好朋友。

師道尊嚴[ shī dào zūn yán ]本指老師受到尊敬,他所傳授的道理、知識、技能才能得到尊重。 後多指為師之道尊貴、莊嚴。

C. 有關愛師、尊師的名人故事,名人名言,古詩,成語,越多越好!

1、師者,所以傳道,授業,解惑也。——唐.韓愈《師說》

2、壹日之師,終身為父。——元.關漢卿

3、為學莫重於尊師。——譚嗣同《瀏陽算學館增訂章程》

4、君子隆師而親友。——《荀子修身》

5、疾學在於尊師。——《呂氏春秋勸學》

6、事師之猶事父也。——《呂氏春秋勸學》

7、尊師則不論其貴賤貧富矣。——《呂氏春秋.勸學》

8、學之經,莫速乎好其人,隆禮次之。(經:途經.好其人:愛戴教授自己的人,虛心向他 們求教。隆禮:尊崇禮義)——《荀子.勸學》

9、明師之恩,誠為過於天地,重於父母多矣。——晉.葛洪《勤求》

10、國將興,心貴師而重傅。——《荀子.大略》

11、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論語》

12、片言之賜,皆事師也。——梁啟超《中國歷史研究法.自序》

13、師道既尊,學風自善。——康有為《政論集.在浙之演說》

14、善之本在教,教之本在師。——〔宋〕李覯《廣潛書》

D. 形容尊師的成語有哪些

1、尊師重道 [ zūn shī zhòng dào ] 道:指教師指引的應該遵循的道理,也指教師傳授的知識。尊敬師長,重視老師的教導。

出 處:郭沫若《洪波曲》第11章:中國社會是尊師重道的,每家的祖先堂上都供有‘天地君親師’的香位牌。

2、尊師貴道 [ zūn shī guì dào ] 尊敬師長,尊重其所傳之道。

出 處:《後漢書·儒林列傳上》:臣聞明王聖主,莫不尊師貴道。

翻譯:我聽說聖明的君主,都很重視老師的教導。

3、程門立雪 [ chéng mén lì xuě ]形容尊師重道,恭敬受教。

出 處:《宋史·道學傳二·楊時》:“壹日見頤,頤偶瞑坐,時與遊酢侍立不去。頤既覺,則門外雪深壹尺矣。”

翻譯:宋代時,楊時在壹個下雪天去拜見著名學者程頤,趕好趕上程頤瞑目而坐,楊時不敢驚動,在旁站立等待。程頤醒來,門前積雪已經壹尺深了。

4、師道尊嚴 [ shī dào zūn yán ] 本指老師受到尊敬,他所傳授的道理、知識、技能才能得到尊重。後多指為師之道尊貴、莊嚴。

出 處:《禮記·學記》:“凡學之道,嚴師為難。師嚴然後道尊,道尊然後民知敬學。”

翻譯:凡是為學之道,以尊敬教師為最難。教師受到尊敬,這樣學問才能受尊敬,學問受尊敬,這樣才能使人重視學習。

5、師嚴道尊 [ shī yán dào zūn ] 本指老師受到尊敬,他所傳授的道理、知識、技能才能得到尊重。後多指為師之道尊貴、莊嚴。

出 處:《荀子·致士》:“尊嚴而憚,可以為師。”

翻譯:教師除了有淵博學問之外還要有尊嚴的威信。

E. 有關尊師重教的成語

有關尊師重教的成語有很多,在此列舉幾個常用的供參考:

1,師嚴道尊:?拼音是shī yán dào zūn,本指老師受到尊敬,他所傳授的道理、知識、技能才能得到尊重。後多指為師之道尊貴、莊嚴。

出自西漢戴聖《禮記·學記》:“凡學之道,嚴師為難。師嚴然後道尊,道尊然後民知敬學。”白話文意思是凡是為學之道,以尊敬教師最難做到。教師受到尊敬,然後真理才會受到尊重;真理受到尊重,然後民眾才懂得敬重學業。

2,良師益友:?讀音是liáng shī yì yǒu,意為使人得到教益和幫助的好老師和好朋友,用於形容和自己亦師亦友的朋友。

出自漢·劉向《說苑·說叢》:“賢師良友在其側,詩書禮樂陳於前,棄而為不善者,鮮矣。”白話文意思是有賢德的老師和好的朋友在他身旁,詩書禮樂都陳列在他前面,把這些東西都拋棄而去做壞事的人,是很少見的。

3,為人師表:?讀音是wéi rén shī biǎo,師表:榜樣,表率。在人品學問方面作別人學習的榜樣。出自唐朝史家李百藥撰《北齊書·王昕書》:“楊愔重其德業,以為人之師表。”白話文意思是楊愔很註重自己品行和才學,才成為別人品德學問上值得學習的榜樣。

4,循循善誘:?讀音是xún xún shàn yòu,循循:有次序的樣子;善:善於;誘:引導。指善於引導別人進行學習。

出自春秋孔子出自 《論語·子罕》:“夫子循循然善誘人;博我以文;約我以禮;欲罷不能。”白話文意思是老師循著教育的思路善於誘導人們學習,用文章使得我博學,以禮節來約束我,想要罷休也是不可能的了。

5,萬世師表:讀音為wàn shì shī biǎo,萬世:很多世代,非常久遠;師表:表率。值得永遠學習的榜樣。出自晉·陳壽《三國誌·魏誌·文帝紀》:“昔仲尼大聖之才,億載之師表者也。”白話文意思是孔子是大聖之才,是千秋萬代人們的表率。

F. 形容“尊師重道”的成語有哪些

1.程門立雪[ chéng mén lì xuě ]

解釋:舊指學生恭敬受教。比喻尊師。

出自:《宋史·楊時傳》:“見程頤於洛,時蓋年四十矣。壹日見頤,頤偶瞑坐,時與遊酢侍立不雲。頤既覺,則門外雪深壹尺矣。”

語法:偏正式;則謂語;比喻尊師重教。

2.百世之師[ bǎi shì zhī shī ]

解釋:世世代代的老師,指才德高尚而永遠可為人師表的人。

出自:先秦·孟軻《孟子·盡心下》:“聖人,百世之師也,伯夷、柳下惠是也。”

示例:卓為百世之師;傑作雄辭,散落四夷之遠。

◎宋·陸遊《賀薛安撫兼制置啟》

語法:偏正式;作主語、賓語;含褒義。

3.寸草春暉[ cùn cǎo chūn huī ]

解釋:寸草:小草;春暉:春天的陽光。小草微薄的心意報答不了春日陽光的深情。比喻父母的恩情,難報萬壹。

出自:唐·孟郊《遊子吟》詩:“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

示例:寸草春暉無根處,枉教丹桂吐奇芬。

◎清·方成培《雷峰塔·祭塔》

語法:復句式;作主語、謂語;比喻父母養育之恩難報答。

4.恩逾慈母[ ēn yú cí mǔ ]

解釋:逾:超過。比慈愛的母親給予的恩情還要重。形容恩情深厚。

出自:唐·韓愈《禦史臺上論天旱人饑狀》:“陛下恩逾慈母。”

5.恩同父母[ ēn tóng fù mǔ ]

解釋:恩:恩惠;同:如同。待人的好處、恩惠之大如同父母壹樣。

出自:唐·陳子昂《為張著作謝父官表》:“伏惟神皇陛下,恩同父母,矜照懇誠,信其赤心,實有馨竭。”

示例:某等眾人,正欲如此,與國家出力,建功立業,以為忠臣。今得太尉恩相,力賜保奏,恩同父母。

◎明·施耐庵《水滸全傳》第八十三回

6.萬世師表[ wàn shì shī biǎo ]

解釋:萬世:很多世代,非常久遠;師表:表率。值得永遠學習的榜樣。

出自:《三國誌·魏誌·文帝紀》:“昔仲尼大聖之才,懷帝王之器,……可謂命世之大聖,億載之師表者也。”

7.敬老尊賢[ jìng lǎo zūn xián ]

解釋:尊敬年紀大的或品德高尚、才能出眾的人。

語法:聯合式;作謂語、定語;含褒義。

G. 和尊師愛校勤學好問壹類的成語

懸梁刺股xuán liáng cì gǔ

[釋義] 形容刻苦學習。

[語出] 西漢·劉向《戰國策·秦策壹》:“版(蘇秦)讀書欲睡權,引錐自刺其股,血流至足。東漢·班固《漢書》:“孫敬字文寶,好學,晨夕不休。及至眠睡疲寢,以繩系頭,懸屋梁。”

[近義] 懸頭刺股

[用法] 聯合式;作定語;形容刻苦學習

H. 求助成語有關於尊師的

曾子避席

“曾子避席”出自《孝經》,是壹個非常著名的故事。曾子是孔子的弟子,有壹次他在孔子身邊侍坐,孔子就問他:“以前的聖賢之王有至高無上的德行,精要奧妙的理論,用來教導天下之人,人們就能和睦相處,君王和臣下之間也沒有不滿,妳知道它們是什麽嗎?”曾子聽了,明白老師孔子是要指點他最深刻的道理,於是立刻從坐著的席子上站起來,走到席子外面,恭恭敬敬地回答道:“我不夠聰明,哪裏能知道,還請老師把這些道理教給我。”

在這裏,“避席”是壹種非常禮貌的行為,當曾子聽到老師要向他傳授時,他站起身來,走到席子外向老師請教,是為了表示他對老師的尊重。曾子懂禮貌的故事被後人傳誦,很多人都向他學習。

程門立雪

楊時(1053?1135)是北宋時壹位很有才華的才子,南劍州將樂人(今屬福建)。中了進士後,他放棄做官,繼續求學。

程顥(1032?1085)、程頤(1033?1107)兄弟倆是當時很有名望的大學問家、哲學家、教育學,洛陽人,同是北宋理學的奠基人。他們的學說為後來的南宋朱熹所繼承,世稱程朱學派。

楊時仰慕二程的學識,投奔洛陽程顥門下,拜師求學,4年後程顥去世,又繼續拜程頤為師。這時他年已40,仍尊師如故,刻苦學習。壹天,大雪紛飛,天寒地凍,楊時碰到疑難問題,便冒著凜冽的寒風,約同學遊酢(1053?1123年)壹同前往老師家求教。當他來到老師家,見老師正坐在椅子上睡著了,他不忍打攪,怕影響老師休息,就靜靜地侍立門外等候。當老師壹覺醒來時他們的腳下已積雪壹尺深了,身上飄滿了雪。老師忙把楊時等兩人請進屋去,為他們講學。

後來,“程門立雪”成為了廣為流傳的尊師典範。

張良拜師

張良是西漢高祖劉邦的軍師,他的祖先是韓國人。在秦滅韓後,張良立誌為韓國報仇。有壹次,因刺殺秦始皇未遂,受到追捕而避居到下邳。

張良在下邳閑暇無事。有壹天他到下邳橋上散步,碰到壹個老人,穿著粗布短衣,走到張良旁邊,故意把他的鞋子掉到橋下。然後回過頭來沖著張良說:“孩子!下橋去給我把鞋子拾上來!”張良聽了壹楞,很想打他壹下,但壹看他是個老人,就強忍著怒氣,到橋下把鞋拾了上來。那老人竟又命令說:“把鞋子給我穿上!”張良壹想,既然已經給他拾來了鞋子,不如就給他穿上吧,於是就跪在地上給他穿鞋。那老人把腳伸著,讓張良給他穿好後,就笑嘻嘻地走了。張良壹直用驚奇的目光註視著他的去向。那老人走了裏把路,又折回身來,對張良說:“妳這個孩子是能培養成才的。5天以後的早上,天壹亮,就到這裏來同我會面!”張良跪下來說:“是。”第五天天剛亮,張良到了下邳橋上。不料那老人已經等在那裏了,見了張良就生氣地說:“和老人約會,怎麽遲到了?以後的第五天早上再來相會!”說完就離去了。到第五天早上,雞壹叫,張良就趕去,可是那老人又等在那裏了,見了張良又生氣地說:“怎麽又掉在我後面了?過了五天再早點來!”說完又走了。到第五天,張良沒到半夜就趕到橋上,等了好久,那老人也來了,他高興地說:“這樣才好。”然後他拿出壹本書來,指著說道:“認真研讀這本書,就能做帝王的老師了!過十年,天下形勢有變,妳就會發跡了。以後13年,妳就會在濟北郡谷城山下看到我?那兒有塊黃石就是我了。”老人說完就走了。

早上天亮時,張良拿出那本書來壹看,原來是《太公兵法》(輔佐周武王伐紂的姜太公的兵書)!張良十分珍愛它,經常熟讀,反復地學習、研究。

10年過去了,陳勝等人起兵反秦,張良也聚集了100多人響應。沛公劉邦率領了幾千人馬,在下邳的西面攻占了壹些地方,張良就歸附於他,成為他的部屬。從此張良根據《太公兵法》經常向沛公獻計獻策,沛公認為很好,常常采用他的計謀,後來成了劉邦運籌帷幄,決勝千裏的軍師。劉邦稱帝後,封他為留侯。

張良始終不忘那個給他《太公兵法》的老人。13年後,他隨從劉邦經過濟北時,果然在谷城山下看見有塊黃石,並把它取回,稱之為“黃石公”,作為珍寶供奉起來,按時祭祀。張良死後,家屬把這塊黃石和他葬在壹起。

I. 關於“尊師愛師”的四字成語

關於“尊師愛師”的四字成語:

百世之師 程門立雪 寸草春暉 恩同父母 恩逾慈 經師人師 敬老慈幼 敬老尊賢 門墻桃李 良師益友 師道尊嚴 貪賢敬老 萬世師 嚴師益友 壹字之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