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材高知深
讀音:cái gāo zhì shēn
釋義:材:通“才”。知:通“智”。才能出眾,智慧高超。
出處:漢·王充《論衡·程材》:“今世之將,材高知深,通達眾凡,舉綱持領,事無不定。”
2、材能兼備 ?
讀音:?cái néng jiān bèi
釋義:材:通“才”。才智和能力都具備。
出處:元·無名氏《百花亭》第三折:“王煥也空學的文武雙全,培養得材能兼備。”
3、樗櫟庸材
讀音:chū lì yōng cái
釋義:樗櫟:不成材的樹木。比喻平庸無用的人。常用作謙詞。
出處:唐·楊炯《顯川縣令李公墓誌銘》:“炯樗櫟庸材,瓶筲小器,仰惟先支,叨雅契於金環;俯逮婚姻,荷深知於玉潤。”
4、楚材晉用
讀音:chǔ cái jìn yòng
釋義:楚國的人才為晉國所用。比喻本國的人才外流到別的國家工作。?
出處:左丘明《左傳·襄公二十六年》:“晉卿不如楚,其大夫則賢,皆卿材也。如杞梓、皮革,自楚往也。雖楚有材,晉實用之。” ?
5、大材小用
讀音:dà cái xiǎo yòng
釋義:把大的材料當成小的材料用。比喻使用不當,浪費人才。 ?
出處:?宋·陸遊《送辛幼安殿撰造朝》詩:“大材小用古所嘆;管仲、蕭何實流亞。”